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林杰 《收藏》2015,(1):106-113
明代中后期,竹刻艺术兴起于嘉定、金陵间,以嘉定朱氏三代和金陵濮仲谦为代表,至清中期达到极盛。特别是嘉定竹刻,在当时成为一方特产,名扬海内,并入贡宫廷,成为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竹刻收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80万余件的文物收藏中,竹刻类文物有2000余件,只  相似文献   
2.
徐华铛 《收藏》2015,(1):94-99
明代中期,竹刻艺术在江南一带蓬勃兴起。竹刻品种不断增多,雕刻手法日趋丰富,名工巧匠各显身手,加上许多文人墨客也乐于此道,他们不仅参与竹刻制品和图案纹饰的设计,还直接操刀雕刻,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多更深地渗入到竹刻艺术中去。据不完全统计,名载典籍的明清竹刻艺术家至少有180余人。清嘉庆年间嘉定人金元钰编纂的《竹人录》一书说竹刻"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吾邑朱松邻"。  相似文献   
3.
孙迎庆 《寻根》2013,(2):74-80
明代竹刻艺术发展十分迅速,竹刻工匠大多集中在江苏嘉定和金陵一带,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经典作品,嘉定派随之产生了。历史上关于嘉定流派的形成说,最早见于清嘉庆年间嘉定人金元钰著的《竹人录》:"雕琢有两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吾邑朱松邻。"嘉定派竹刻风格的形成,初期受徐熙画风、北宗画风、版画风格与吉祥含意艺术风格的影响,后在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