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勐拉所在的缅甸第四特区有7.4万人,13个民族居住在这片只有49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多年前,这里曾是毒品种植、加工、贩运的重点地区,是缅北毒品流向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通道。 1989年6月30日,缅政府批准成立掸邦东部第四特区,下辖勐拉、南板、萨洛3  相似文献   
2.
相比众多书籍来说,这本《远征军》并没有刻意渲染任何英雄,它在尽量去还原过去的真相。2010年,章东磐、晏欢的一本《国家记忆》,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的中缅印战场数千幅照片公诸于世,引起众多关注。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战争初期,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被摧毁,英国对日宣战,英国从消极抗战到有限参战,到战争结束时积极抢占东南亚殖民地,表现出英国参战的双重性。英国最初想借美国之力夺回自己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后又担心被美国取而代之,因此英国一直在对日战争中走钢丝,经中美英三方不断协调。才最终确立了英国在东南亚战场的责任,但英国始终把重返东南亚作为其参战的条件,使它的对日作战打上殖民主义烙印。  相似文献   
4.
自1988年缅甸新军人政权发动政变上台,镇压民主运动,拒绝承认1990年大选结果,软禁"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后,美国就开始了对缅甸一波又一波的制裁。由于第三方对美国制裁政策的杯葛,制裁并没有达到美国预期的目标。虽然美国从2009年开始对缅采取接触加制裁的政策,但其以制裁手段来获取在缅外交目标的前景仍然黯淡。  相似文献   
5.
彭瑜 《文教资料》2011,(5):42-44
通过对缅甸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的分析,作者发现缅甸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量的汉语介词,但在使用中仍然存在着大量偏误。本文将从语义功能方面对语料中出现的介词进行分类分析,并解释其偏误现象,进而为缅甸学生的介词教学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我们爱猜谜     
1.打雷不下雨。(打一字)2.挖左边,补右边。(打一字)3.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喜风的怕水,喜雨的怕虫。(打一字)4.冒充和氏璧(打一《红楼梦》人物)5.高个子爬墙。(打一国家名)提示:如果矮个子爬墙,脚下自然要垫些东西。高个子呢?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初,一件稀世珍宝的面世轰动了中国收藏界,这件珍宝是一块远古时代树木形成的玉石,上面还有56条虫化石,专家估计市场价格至少在1000万元以上。令人赞叹的是,这块来自缅甸的玉石,竟然是收藏赵林深用很少的钱从缅甸“赌”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缅甸,蕴含“财富”伦理主旨的民间故事数量众多,这些故事体现了缅甸人民对财富伦理的理解和思考。缅甸民间故事中的“财富”伦理内涵既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人们的“财富观”具有相似性,又具有独特性。缅甸作家貌廷昂搜集与整理的缅甸民间故事集可以给出启示,通过对“财富”生产、分配、消费中伦理思想的解析,“善恶”观念与社会组织方式得以展示。同时,故事集展现了缅甸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伦理生活实际,揭示了缅甸人民质朴的财富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集邮九问     
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当读者见到的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时,请不要觉得它有多么简单。因为回答问题的人起码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请看著名集邮家郭润康是如何回答这九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畹町,一个充满热带风情的地方,位于云南省西部,全市面积只有95平方公里,是全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亦有边境“袖珍城市”之称。畹町和缅甸重镇九谷隔河相望,历来被称为典型的“一城两国”,两国鸡犬之声相闻,边民自由往来,友好互市,许多边民都有跨国姻亲关系。畹町是我国通往缅甸及东南亚的咽喉,故又有“西南国门”之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