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星 《档案时空》2003,(6):11-12
一、档案文献鉴辨学释义 档案文献鉴辨学,又称档案考据学,是从考据学发展而来的,为了区别于原有的考据学,而将之命名为档案文献鉴辨学。 档案文献鉴辨学,是以历史的观点考察伪误档案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总结运用传统的经验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2.
清代考据学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来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深入系统的作品并不多见。由于考据学本身所具有的局限,长期以来,或受文字狱成因说的影响,或沿袭学家旧说,造成有些学者对考据学的评价偏低,甚或据此否定整个考据学的价值。那么,考据学的功用和价值到底如何呢?我们不妨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的“考信于六艺”一语,近2000年来一直被理解为指史料考证而言。本文认为这种理解犯了“时代错误”(anachronism);在司马迁时代,学者尚无考据学意识。但是这句话具有“超考据的”、“义理”方面的重大意义,应当把它理解为:以“六艺”作为理解和解释历史事实的理论前提,作为辨别一切非“六艺”史料在义理上的是非的标准。“六艺”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结晶,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周爱萍 《湖北档案》2005,(10):39-39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学问家,精于碑版学、考据学、训诂学、音韵学、舆地学以及目录之学。一部《水经注疏》使我们对他的舆地学造诣佩服不已;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经学即理学”命题 ,开一代考据学之风。乾嘉年间 ,考据学发展至鼎盛 ,并日益脱离社会现实 ,流弊日显。针对这一学术风气 ,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章学诚提出了“六经皆史”说 ,强调学说不应脱离人事 ,反对为考据而考据 ,企图以此挽回一代惠戴之风  相似文献   
6.
杨慎以考据之法治《选》,对开启清代实证性的《文选》学起到导夫先路的作用,厥功甚伟。其著述中涉及对《文选》典故的考辨、地理的考订、正文的校勘、语词的训诂等诸多方面,并对李善注、五臣注进行了补充、纠谬等工作,对五臣注的态度还相当通达科学。另外,他还议及了《文选》学史上的一些重要课题,有的识见对今天的《文选》研究者仍有启发意义。杨慎治《选》取得了重大成就,应引起当今《文选》学者注意。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于俞正燮考据学思想的研究目前集中于对《俞正燮全集》、考据学文献学成就、俞正燮考据形式及内容等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在总体性研究以及与其他思想结合研究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官网公示,我校人文系教师温志拔博士申报的《南宋考据学研究》项目获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该项目为我校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社会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很长时间淹没无闻的思想家和学问家,章学诚对于中国哲学的影响至晚清方渐渐显现出来.清代学术的主导形态和最重要的收获是考据学,在这方面的大家可以排出长长的一列.章学诚则是另一种类型,按照梁启超在1920年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季羡林先生在谈到陈寅恪先生的洽学方法时说:“寅恪先生曾在几个欧美国家留学,在德国时间更长,受业于Heinrich Lüders(亨利希·吕德斯)诸大师,学习梵语及其它古代语言文字,深通德国学者的治学方法。结果他把中国考据学和德国考据学严密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再济之以德国的彻底性,写为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