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48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冀鲁豫边区地处几省的交界地带,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受自然环境和生产力限制,边区经济发展滞后。为了支援抗战、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党和边区政府领导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互助合作运动,有效地保证了边区军民的供给,促进了边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因其性质是党和边区政府根据战时的紧迫困境对根据地农业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局部调整和尝试,故也不能忽视其超越运动自身性质的所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赣浙闽皖乡镇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走访调查法,对赣浙闽皖(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四省乡镇村体育现状进行市县农村、乡镇村和偏远农村三级调查研究,提出赣浙闽皖乡镇村体育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俊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80-1481,1484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归纳以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赣皖边界地区村落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特征,着重阐述了赣皖边界村落民俗体育的形成、文化特点以及赣皖村落居民的民俗活动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日,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为了筹办边区政府处第一副主席刘瑞龙生平陈列,派人专程从淮安市来到南通市档案馆查阅刘瑞龙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临汾市发现了一份《晋绥边区临时农会告农民书》。 《晋绥边区临时农会告农民书》为纸质印刷,全长42厘米,高27厘米,字迹清晰公正,加盖有红色长方形篆体印章:“晋绥边区临时农会关防”,发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七月十八日(即1947年7月18日),是一份研究晋绥根据地土改的原始公,是中国土地革命运动的真实见证,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都发行过苏区货币.两块苏区虽然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政权,但由于两者属于各自独立发展,因此存在比较的可能与比较的空间.比较而言,上述两个苏区在货币发行的时间、货币种类、流通范围存在差异,发行机构的业务内容、组织体系、经营情况等方面各不相同.不同苏区货币的发行各具地域特色,这既是多种历史因...  相似文献   
7.
刘汝茂 《档案》2011,(3):34-34
1944年冬,晋绥分局边区行署所在地——兴县,黄河沿岸出现多年不遇的冰封冻结,沿河十几公里的河面全部封冻。日本鬼子乘机对我边区疯狂地进行冬季扫荡,进而妄图越过黄河进犯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  相似文献   
8.
赣闽粤地区"工合"的发生、发展,既是中国"工合"运动的产物,又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赣闽粤地区"工合"是中国"工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为中国的持久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2012年十月末我国江西省举办的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中,不仅总结了上一年该省演艺和艺术创作工作的发展建设情况,还对该省下一阶段此类型工作的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文艺赣军"的发展战略。演唱人才作为江西省演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其本身素质和水平的高低,不仅会对演艺工程发展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影响"文艺赣军"这一战略的落实。因此,本为江西省的"文艺赣军"为立足点,就踢演唱团队的建设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红色碑刻档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苏皖解放区就领导了有组织的治淮活动,现存1945年淮宝县政府所立“永保群众利益碑”提供了历史见证。该碑作为红色实物档案,承载了解放区政权建设、淮河治理的红色记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使命,也为后来新中国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加强对红色碑刻档案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对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记忆、赋能时代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