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故·斗花     
长安城到春天时,盛行游赏。男女都喜欢斗花,以栽种珍奇品种为奇。所以大家都用重金买名花,以备春天斗花之用。  相似文献   
2.
唐代处斩死因犯,一般仍沿前代旧规,在闹市区行刑。但唐肃宗后,除在长安城两市之处,又在独柳树处斩死刑犯人,迄至唐末迁都为止。为何要设此刑场?经考证独柳树处在长安城的皇城西南角丁字路口上,凡被斩于此都均属政治要犯,有儆诫百官、以防效尤的政治用意。  相似文献   
3.
一则唐僧取经的寓言故事:唐僧玄奘前往西天取经时所骑的白马只是长安城中一家磨坊的一匹普通白马。这匹马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只不过一生下来就在磨坊工作,身强体健,吃苦耐劳,从不捣乱。玄奘大师心想:西方路途遥远,去时要坐骑,回来时要负驮经书。况且自己的骑术又不是很好,还是挑选忠实可靠的马吧。选来选去,就选中了磨坊的这匹马。  相似文献   
4.
城墙,是古代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在现代社会依然可以看到的保留在地面之上的城墙,在地下也存留着大量的都城城墙的遗址。作为都城,西汉长安城和汉魏洛阳城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这两座都城的城墙均埋藏于地下。比较两城城墙的各自特点,研究长安城和洛阳城的形制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俊强 《初中生》2011,(Z6):111
唐代的科举考试只考一首诗,名曰"试帖诗"。写试帖诗有许多清规戒律:每句必须5个字,全诗12句(有时要求16句),还要讲究平仄、对偶、押韵等等。有一年,诗人祖咏到长安应试,题目是《终南望余雪》。祖咏潜心构思后,写下了第一句"终南阴岭秀"。终南山位于长安城南,层峦叠翠,风景秀美。夏日林木葱郁,冬天白雪皑皑。从城里南眺,只能看到山的北坡,  相似文献   
6.
7.
处于城市周边的大遗址具有特殊的区位条件与纷繁芜杂的外部环境,文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其保护利用工作涉及大范围、各层级、多维度、多主体,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由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现状切入,一方面回顾遗址区的发展演变过程,得出大遗址系统要素之间秩序的失衡是遗址区低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对近年来的保护工作进行反思,认为遗址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引入有机更新理论,将其作为一种全方位引领遗址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人口、用地、产业、空间、保障机制等角度入手,在遗址区各要素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和谐的秩序,引导一种由小及大、持续渐进的遗址保护利用及区域发展模式,进而达成文物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9.
吴冰 《华夏文化》2007,(3):31-33
明清时期西安城尽管早已不作为首都,但仍是西北重镇,因此这一时期西安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它肇基于隋代大兴城和唐代长安城的皇城。唐末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放弃原长安城的外郭城与宫城,仅以皇城为基础改筑新城。明初重建西安城,以唐末韩建所筑新城为基础,西、南两面仍依原城位置,东、北两面墙垣各向外延伸约三分之一。清代沿用明代西安城,城垣范围与形制因袭明代之旧。明清西安城市的发展,从城内街巷名称就可体现出来。街巷名称丰富多样,比五代至元代有了很大扩充,其中许多都沿用至今。根据街巷名产生的原因,其命名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一、因…  相似文献   
10.
杨大荣 《兰台世界》2015,(9):134-135
长安城街鼓声音不仅标志着宫城宫门、城门、京城城门等的关闭和开启,而且也提示着唐朝文武百官的办公,在维护禁夜制度中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在长安坊市的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