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旭 《民生周刊》2020,(7):74-76
三十而立,淬炼成钢。在驰援湖北、异地战"疫"的37天,丁思航获得了燃用一生的"锻造力量"。"大哥、大姐,明早我和同事们就回家了,感谢你们在这段时间对我们的关心和照料。"作为黑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应城分队队员,3月20日吃罢晚饭丁思航来到驻地宾馆服务台,与相处了一个多月的工作人员道别,同时发出邀请:"等疫情结束了,欢迎带着家人来北大荒做客!"  相似文献   
2.
<正>时光荏苒,大学毕业后,我从故乡邯郸来到秦皇岛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至今已是近十个年头。古人云"三十而立",我常扪心自问:当年那个怀揣梦想、踌躇满志的自己还在不在?不是没有过迷失、彷徨,但七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最终明白: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的梦,就是为学生们插上飞翔的翅膀。而我的梦,将在他们绚烂的未来中闪光。岁月匆匆流过,工作琐碎而忙碌。在此,我想摘录我的学生和家长的几句话作为小标题,和大家分享我多年班主任生涯的点点滴滴,望与各位同仁共勉。"郭老师,是您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啊!"  相似文献   
3.
梁慧敏 《新体育》2006,(10):22-24
俗话说“三十而立”,成家立业。2006年1月10日.刘国梁30岁生日这天,麾下的几位主力队员一起在外面吃饭为他庆祝。席间,刘国梁一本正经地跟这几员大将说:“如果你们想让我今年结婚的话.就把奖杯拿回来。”接着.刘国梁让女友王瑾挨个给队员敬酒。中韩男团决赛后.王瑾收到刘国梁发来的短信:”哈哈,我终于可以娶老婆了!“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人的生命自十月怀胎脱离母体,为了生存长大,生活劳动工作需要,除吸吮母乳以外,更有大自然的水谷之气,才能逐步由幼儿到童年、少年、青年,由中年到老年。在人生旅途中又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花甲、七十而古稀之说。  相似文献   
5.
对“三十而立”的揣摩差不多始于少年。那时候我功课很差,常受到父亲的责骂,其中一次愤而离家,来到距家十里的小镇上,想就此真正立上一回。当然,最终的结局还是没有“立”起来,回到家时已是暮色四合,在饱受了父亲的一顿老拳后狠吃了两碗饭。多年后想来,也没有多少痛疼的感觉,想是让那两大碗饭给抵消了。但我清晰地记得,那段时间对于“三十而立”非常向往,盼望着三十岁快点来到吧,就像艾敬唱着1997年快点来到。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重父权的特点,使以"父子冲突"为主的代际关系呈现"主奴关系"的实质,其间充满了守秩序与争自由两种诉求的背反张力,特定的社会人格的形成,需要家庭这一社会细胞的认同和涵养,在代际关系中表现为代表秩序一方的"严父"的督责,现代社会却视追求"自由"为个人的天赋权利,这种矛盾在《三十而立》中有细致入微的展现,沿小说叙事的脉络,可以深入剖析矛盾的文化渊源,揭示了现代个体健全人格确立的真正含义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三十而立,风华正茂.我们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为三十而立的深圳喝彩。我们亦可找出无数个亮点为深圳而自豪,但是,在喝彩与自豪过后,我们必须说的是,深圳的三十而立,只可铭记,不可留恋.铭记是应该的.因为这是一代人的汗水与荣耀;留恋却是不能的,因为有的时候,留恋也是一份负担.  相似文献   
8.
四十才立     
孔子关于“三十而立”的人生描述深入人心。以至于当下社会大多数人依然以这句古语来作为个人成功的时间标尺,出现了大量日日脚步不停努力赶30岁场的打拼者.以及已过而立之年却未能达到社会预期高度的惆怅失意人。 四十才立的情况.在中国出现特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9.
生于1978     
1978年的生人,如今正值50年华,可谓一个黄金年龄,有道是“三十而立”,事业、人生都迫近正午之阳。1978年,还有一次伟大的诞生。那一年的6月25日,邓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讲话一经发表,伴随而开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如同凤凰涅繁,国家在“文革”阵痛之后,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创造了堪称奇迹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以"回电"的方式面向普通读者解读王小波作品,是系列解读之一。《三十而立》是王小波整个艺术创作的奠基作品,是其小说创作渐趋成熟的标志,也是后期小说的雏形。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其"一个故事、一个梦、一个谜"的格局,深入分析王二这一人物形象,并与《时代三部曲》中其他王二们作深层对照,指出众王二与此王二一脉相承,体现其随着岁月流逝,从快乐到苦闷、从纠结到绝望这样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