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江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学术人才辈出.悠久的学术历史,形成了东江地区独特的学术风尚.东江传统学术风尚的特点表现在:学术思想的包容开放、学术精神的开拓创新、学术关怀的经世致用、学术人格的刚正独立、学术研究的地方特色、学术倾向的人文重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惠州、广州等地沦陷后,东南亚惠侨发起了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1939年5月,根据各方报告,国民党断定服务团已为中共占据并实施中共之活动,因而对服务团的态度由初期的赞扬转变为监视、设法取缔。1940年1月,国民党广东军队取得第一次粤北大捷,加之日益浓厚的反共氛围,国民党广东军政当局制造了"博罗队事件",以此作为解散服务团的前奏。事件发生后,成员逐步流入中共领导的东江纵队,成为华南抗战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东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势、客家人的文化特征、趋于破产社会经济及反抗压迫的传统,是东江革命根据地得以创建的地理和文化基础,也是中共革命在东江地区得以长期坚持和发展重要条件。同时,东江革命根据地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兼容精神、开拓创新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东江文化。  相似文献   
4.
新旧石器时代,东江为远古人类由西向东扩展的重要通道;夏商周时代,它成了岭南特色的区域考古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交汇点;秦汉时代,则成为秦汉政权经略岭南的中心区和大后方。通过对东江在岭南古史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索,可帮助我们加深对东江文化的形成背景、内容、特质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新旧石器时代,东江为远古人类由西向东扩展的重要通道;夏商周时代,它成了岭南特色的区域考古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交汇点;秦汉时代,则成为秦汉政权经略岭南的中心区和大后方。通过对东江在岭南古史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索,可帮助我们加深对东江文化的形成背景、内容、特质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东江文化的特色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江文化,即广州以东之珠江流域特有之文化。东江文化是在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古越文化与中原移民,特别是唐宋之际从中原南下的客家移民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因为客家为东江流域最大的族群,其原载的中原文化高于移入地之文化,故而东江文化带有鲜明的客家文化特色。这一特色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得以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东江和刘苹结婚后不到两年时间,丈夫就嫌妻子没有情调、没味道,啥事都不以为然,太平庸了。两个人的感情逐渐淡下来,夫妻虽然朝夕相处,却没了热情.也少有情感交流。魏东江感觉刘苹不再善解人意,刘苹觉得魏东江也并非一生的依靠。那种激动的感觉早就没有了,剩下的就是平淡无味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自古以来,不管是开国帝王还是官僚士大夫,一般都很重视史学的借鉴作用。这是因为,尽管历史作为逝去的现实已经凝固不变了,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是不断深化的;尽管历史的内容是过去的,但目标却指向现在与未来。历史不能割断,  相似文献   
9.
依据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指标对“东江文化研究”栏目2009—2022年刊出的文献,进行主题分布、学科分布、载文量、研究机构及被引、下载频次等统计学和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结合地域、学术和传播属性的深入探讨,提出从创新文化专题策划、契合学科与地方特色发展和创新传播展示交流平台等方面提升栏目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张国泰 《精武》2010,(8):14-14
龙形宗师林耀桂(1874~1965年),广东省博罗县仍图镇埔头村人士,有“东江老虎”称号,六岁随父庆元公学习海丰师南少林拳,于22岁因缘获拜罗浮山华首台寺大玉禅师门下深造,艺成把所学融会贯通,始创东江龙形拳。有“先学海丰成妙业,后从华首得真传”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