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烽烟四起的春秋战国时代,较力性的活动项目较为盛行,本文列举的手搏、举鼎的形成和发展,从某个侧面来反映当时社会的体育状况。  相似文献   
2.
第一架 举鼎势:并步正立,右手在前握靠剑盘(即置于剑柄上方)。左手在后握住剑柄下方尾部。双手错分,掌心相反朝向,将剑上举齐头并令剑尖向后;跟着将剑向前下方砍去,并伴随左脚迈进变为“左弓字步”。此法功在格开敌家杀来之械并随之奔  相似文献   
3.
辅导点拨:美丽的文字,优美的意境,细腻传神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悠悠五千年我们祖国的一片灿烂。文章运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感情充沛,叙述中脉络清晰突显小作者的爱国情怀。你,有驰骋政坛跃马商场的万丈豪情;你,有小桥流水清风明月的淡泊心境;你,有北国的万里飘雪,江南的草长莺飞,塞外的驼铃声声,水乡的牧笛袅袅的情怀。中华,千年的时光从你的指尖滑过,你千年铸就的精魂吸引着我去翻阅。五千年的文化是你的血脉,奔腾的黄河水是你奔涌的血液,那么此刻,就让我们掬起一捧黄河水,慢慢啜饮,深情地品味你千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众》2014,(6):8-9
<正>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不过当时的桓楚有点瞧不起项羽,于是他对项羽趾高气扬地说:"你若是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现在院中有一个大鼎,足有千斤重,你能举得起吗?"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壮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这时,项羽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运足力气大喝一声"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大家都看呆了,桓楚也对项羽心服口服,于是跟着项羽一起起义了。  相似文献   
5.
李林 《考试研究》2013,(5):86-93
夏同騄以麻哈州学附生身份,1893年应贵州癸巳科乡试,考列第二十九名,获举人出身,座师为光绪壬辰科状元刘福姚。夏氏于1894年应光绪甲午恩科会试,不售。1898年再应戊戌科会试,考列第一百三十四名成为贡士,该科会试正主考为咸丰己未科状元孙家鼐。随后应殿试,考列第一甲第一名钦点为状元,并授翰林院修撰。咸丰丙辰科状元翁同騄在1894年乡试覆试及1898年礼部覆试中,两次作为阅卷大臣批阅夏同騄覆试试卷,故翁同騄与夏同騄这两个同名状元之间,有座主门生之谊。夏同騄科考经历中,共有三名前科状元为其受知师,由三名状元接力拔擢一名新科状元,堪谓"三魁举鼎"。  相似文献   
6.
作为炊器的鼎,统治者给予它神圣的意义,成为贵重的礼器,变成了权利的象征。举鼎是现代举重运动的雏形,盛行于汉代。儒家身体观语境下的举鼎文化承载了社会道德伦理价值,强调举鼎文化的社会作用,同时展现了身体阶级差等性的社会伦理色彩,更加关注身体的"仁"、"乐"、礼"的社会道德伦理和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和谐、平衡、安处,举鼎文化活动淡化现代体育的竞技性,向大众娱乐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宋淑艳 《兰台世界》2013,(27):149-150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我国举鼎起源以及发展演变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论述。认为,举鼎在先秦时期十分盛行,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十分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8.
孟贲不易勇     
人谓孟贲(bēn):"生乎,勇乎?"曰:"勇。""贵乎,勇乎?"曰:"勇。""富乎,勇乎?"曰:"勇。"三者,人之所难能,而皆不足以易勇。此其所以能慑三军、服猛兽故也。——《尸子》皮皮猪卡通编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