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宫博物院藏西晋陆机《平复帖》,是著名的传世法书巨迹,关于其书体,宋代以来即众说纷纭,至今尚无统一结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吴人书法”在书史体系构建中的缺失有很大关系。东晋葛洪《抱朴子》记载,三国时期,江南形成了与中原风格差异较大的吴人书法,其特点是用笔古拙受行书影响较小。东吴灭亡后,吴人书法家出现了改学中原新书风的潮流,但从《南史》和唐代窦臮《述书赋》所收录吴人书法家作品的品题,可以发现,直到南朝初年,吴人古拙保守的书风仍在延续。吴人书法的视野,为理解《平复帖》书体问题及书写年代,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敦煌遗书民间书法特征主要表现在,民间书法的书写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与融合,民间书法中大众与文人的相互交融和影响,民间书法对书体发展过程的佐证等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了率真与庄重共存、民间与经典互化、书写与书体同生的价值意义.敦煌遗书在书体字体无限变化和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最真实地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汉字书写的演变过程,给后人揭示了以刻石为主要呈现形式的背后,客观地存在着先民徒手书写在纸卷上的书法真迹.它在书写中的丰富变化和字体及字型结构的演进过程,给书法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最佳也最真实的参照对象.  相似文献   
3.
敦煌学研究认为悬泉发现的文物并不只限于汉代,悬泉也并非自西汉末不设“置”就荡然沉睡了两千年,至少在《西凉异物志》中还记载其存在及风物。不能“借物断代”将与汉简同时出土的残纸误断为西汉纸。书法史上书体的演变是一个沿续渐进的过程,后代的人可能保存或复制或仿效前代的书体,而在前代要出现本来是后代才出现的书体是不可能的。由作为一定历史朝代文化信息符号的文字书体进行分析,应该认为出土的悬泉残纸及其文字是魏晋墨迹。  相似文献   
4.
七部儒家太学石经时间相距1600余年,刊刻这七部石经所用字体有古文字中的古文、篆书和今文字中的隶书、楷书,从文字学角度和书法学角度均可从这七部石经中看出它们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故事在以叙事为主的艺术种类中历来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影视节目的制作中更是如此。《文涛拍案》是建立在以故事为核心的基础上,采用新派电视评书体裁的电视栏目。新闻的故事化、矛盾的冲突化、人物的精彩讲述都是栏目故事性的体现,节目中声画、时空元素的重新拼贴产生的流畅叙事链条成为该节目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北朝关中地区出土的造像碑比较多,且比较集中.造像题记书法形成的“长安书体”, 以“结体宽博,横平竖直,有着隶书遗法,书风端正疏朗、纯厚优雅,简朴超逸之美”等特征在魏碑书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有多种因素.通过对民族关系、刻工、汉画像石的继承、多人合作的二次艺术等方面的分析,旨在说明“长安书体”的形成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融合和智慧有密切关系,这些少数民族对中国书法史的发展也具有-定贡献.  相似文献   
7.
灵蛇飞舞辞岁去,骏马踏青迎春来,“壬午大占”邮票(2002-1-2,图1)横空出世。此票在第二轮生肖邮票的字票中,即合“三年一变”的框架,又独出心裁。红色将楷体马字映衬得突出雄健,白色背景衬以浅肉色书法马字,仍用书法字典形式设计,巧妙地将各种书体的马字绘成一幅方寸“群骏图”,其出典可参见《中国书法人字典》(图2)。  相似文献   
8.
徐春平 《收藏》2012,(6):82-83
三年前,当我第一次把《唐叶有道碑》楷书本与行书本作比较时,不禁心生疑问:一个同名碑刻竟然有楷书与行书两个不同书体?为什么两种不同书体的拓本在文字上有那么大的不同?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由此,我开始常试把《叶有道碑》两个不同书体的拓本进行比较和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清以米入们对行书本的各种质疑不无道理,同时还发现,人...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通过话语建构教科书的"最合价值"内容体系与"最合秩序"的编排体例,形成了不同的教科书体。在新中国60多年的教科书史中,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在不断地争夺教科书的话语权,从而形成了新中国不同时期教科书的"革命模式"与"学术模式"之间的钟摆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期的碑额多用篆书书写,习惯性的被称为篆额。两汉时期的碑额是我们研究篆书在两汉时期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料。两汉碑额在造型处理中大量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手法,用线松动,极富表现力,对后来书法艺术与篆刻艺术创作的技法、技巧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两汉时期碑额书法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两汉时期的篆书艺术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