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12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所学校能健康有序地运转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三个要素。要素一——一位得力的校长。其作用如大海航行中的舵手、交响乐队的指挥。要素二——两个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这是学校发展的制度保障。要素三——三支队伍:齐心协力的干部队伍、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服务教学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我经常有这样的困惑:有的班主任很受学生的欢迎,而有的班主任和学生关系比较紧张,甚至和学生产生了对立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呢?通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想成为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班主任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爱好和才能。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无限的时空都感兴趣,他们“什么都想知道”,并认为“老师什么都知道”。因此,只有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学生才会把班主任既看作自己的导师,又看作自己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4.
上体育课时有一个学生因用力过猛摔倒,伏在地上两分钟起不来,全班没有一个同学去扶,事后也没人主动将这件事报告班主任,听任这个学生在痛苦中煎熬。此外,不愿与学生同坐,喜欢揭别人的短,为一点小事不顾一切地攻击对方等等现象,在我班屡见不鲜。由此我陷人沉思;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与人为善的淳朴民风,也最重视友善礼仪。然而,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却养成了尖酸、刻薄、冷漠、自私的个性。当今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班上学生展开良好的德育工作。阐述关于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些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个优秀的班级体是班主任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班主任的思想、品质、道德风貌、意志情感及领导艺术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常规是构建优秀班集体的保障;金字塔形的管理机制是建立优秀集体的工具;教师的任务就是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  相似文献   
7.
很多老师抱怨初、高中的斑主任不好当,尤其是这些90后的"娇娃娃",他们非常有个性,不愿受别人的批评,总爱听表扬的话,管理起来非常费力、棘手.笔者当了 10年中学的班主任,通过这10年的"摸爬滚打",总结了几条当一个好班主任的经验.也就是说,好班主任要学会一些实用的领导艺术,那就是,班主任要学会(1)感情投资长线收益;(2)严格自律以身作则;(3)胸襟豁达宽容心态;(4)信任班、团干部不要事事躬亲;(5)平等待人.  相似文献   
8.
课堂规则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课堂规则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作者在接受一个新的班级时,总是从着手制定课堂规则入手。任何规则的执行必须得到执行者的认可,执行起来阻力才会小一些。课堂规则也是如此。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达成了一些共识,进而形成了一些行为规则,由大家签字后共同执行。因为这样的规则是大家集体参与共同制定的,所以在执行的时候,大家就会比较自觉自愿地执行,从而减少了很多执行规则的障碍和麻烦,使得教师可以腾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以爱为核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是人类情感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每个人的本能和追求。中国古代就把爱作为人类道德追求的目标及社会理想。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仁者爱人”,作为一位仁者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仁忠”。“仁之方”是“忠恕之道”,从正面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反面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认为“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墨子也提出了“兼相爱”的社会理想,“兼相爱”就是不分人我,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评语?评语就是教师给学生的行为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性的评述。评语有激励性和挫伤性之分。一般来说,挫伤性的评语具有破坏性,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而激励性的评语具有建设性,对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有时,挫伤性的评语反而激发了一个人的进取精神,所谓“请将不如激将”。当然这要冒很大的风险。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教师对挫伤性的评语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