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虚静”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强调酝酿构思文章内心要清虚宁静。“虚”即空虚,指心头没半点别的事,这样心里才宁静。写文章为啥要有这样的心理环境呢?在“养气”篇中他解释说:“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说水停止不动,就能像镜子一样把人影照出来;火焰静止不飘移,就能把事物照清楚;写作时文思也不要被打扰,我们才有清明的精神写好文章。  相似文献   
2.
“气”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作为文章之“气”,可析之为三:作者之气、创制之气和文本之气。由此可推演出“文气论”的三个组成部分:着眼于作者的“养气说”、关乎创制的“行气说”和立足文本的“神气说”。因“文气论”在“作者——创制——文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它成为中国文章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在八股文领域,关于"气"论,各家各派皆承其诗文理论,略有发挥。就"文气"的各种层面来说,八股文批评家论述较多的还是文章之气,即文章中所体现出作家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点,这不仅是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原则,也是文学创作的要求,即写作必须表现出作家的艺术才能之"气",文章也必须显示出作家的精神品格之"气"。因此,八股文创作的主体论依然是"文气说"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气”作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基本范畴,其涵义十分广泛。它既是作品感染力的本源,又是对读者审美能力的综合概括。而这两层含义又恰恰是作为欣赏活动高潮的“共鸣”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试图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对此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5.
刘熙载注重观照创作主体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并从人格修养、主体情感特征和艺术修养等方面开掘主体精神。他认为,创作主体所持之"志"与所具备的"气"奠定了艺术作品的根本基调,同时强调主体才情的重要性,又表现了关注现实生活与回归自然的旨趣,从而为创作主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先读好书。读书时必须有选择地读,专心致志地读,要不耻下问,积累知识,善于劲脑筋,辨别真伪,学会养气。这样才能读好书,读懂书,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台湾学者黄春贵从多角度对《养气》篇进行了解读,认为气盛方可文工;养气有内外之分;养气有关才学。《养气》篇所讲的是怎样才是创作时的最佳状态,虚静后的气盛才有可能达到文工的目的,此外他把养气分为内外,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刘勰论述《养气》篇的目的——通过养气创造一个理想的写作状态,而养气与才学让我们感受到了在写作中作家修养的重要性与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韩、孟的仁义观、人性观和养气说对韩、孟的思想观念作了一些探讨,认为韩、孟在仁义观上的一致性体现的不仅是做人的道德原则,而且是政治理想。在人性观上,韩愈超越了孟子的性善说,但没有改变性善的仁义品质;孟子的养气说在韩愈这里也发生了演化,既有人精神气质的培养,又体现了文章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9.
浅谈《淮南子》的养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古代人又是如何对待这一问题的呢?《淮南子》一书体现的养生观主要以养形为基础、养气为过渡、养神为根本,三者不可缺一,但只有不以追求养生为目的的养生,才真正有利于养生。  相似文献   
10.
赵藩是一个由封建营垒走向民主主义革命的民国初年云南名的政治家、学、诗人。他的艺思想总的来说没有超出儒家传统的论诗思想,但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