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活跃于报界与教育界:坚定教育救国的信念1916年6月,经友人介绍,卢作孚赴成都任《群报》记者兼编辑。很快,卢作孚在报界就因其笔锋犀利,为人正直而小有名气,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倡导“教育独立”思想之先驱者。1917年夏,卢作孚辞职还乡,在合川县立中学任监学,兼任数学、国文教师。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初,卢作孚在四川泸州开展的"新教育"实验沿着两条线索展开:其一,以创办通俗教育会为中心,开展民众教育,提高民众整体素质;其二,以整顿川南师范学校为中心,彻底改变川南地区的教育状况。泸州很快创办了通俗教育会,建成了图书馆、阅览室,卢作孚主持举办各种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展览,开展一系列移风易俗的举措。对川南师范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革,使之成为当时新式学校的范型。"新川南,新教育,新风尚"的美称传遍全川,乃至全国。  相似文献   
3.
张謇和卢作孚都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基于史料分析比较二者的职业教育观及其实践,提出二者的职业教育观皆源自传统文化,并借鉴西方经验,终极目标皆为救国,但二者职业教育救国的路径、职业教育体系的架构、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态各有特点。张謇秉持的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双线发展的理念有战略高度,适合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卢作孚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观实用性强,适合初、中级技术工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一、文化——区域特色学校建设的主线。我们意识到,文化是学校办学得以持续的根和魂,办学就是传承和深化文化。北碚是一个历史文化绵长,教育文风浓厚的地区,晏阳初、卢作孚、梁漱溟、老舍、陶行知、郭沫若、吴宓等在此兴学报国、激扬文字,侯光炯、袁隆平、向仲怀等在此潜心从教、科研强国。作为全国首批基础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兼善中学位于国家园林城区——重庆北碚。1930年由著名的爱国航业家、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先生创办。学校无论在战火纷飞、民族存亡之际,还是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以良好的办学形象,厚实的人文环境,精良的教师队伍,极高的办学质量享誉巴渝。现有77个教学班,330余名教职工,4000余名学生。学校在历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务实勤政、人文创新的领导集体;一支乐业团结、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一种积极向上、宽容儒雅的校园作风;一个温馨和谐、神清气爽的  相似文献   
6.
卢作孚,中国近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实业家、教育家,近代旅游事业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在社会活动、教育、实业、旅游事业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著述及旅游实践活动都具有较强的超前意识,堪称中国近代的旅游思想家。  相似文献   
7.
听课前就知道,讲"宜昌大撤退"乃斯师经典,果然名不虚传。卢作孚的惊世之举早有耳闻并数次读到,再被提起,仍如此强烈地感慨与不解;即便面对名师精品,仍不能浇胸中  相似文献   
8.
一所学校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有了坚实的根基,就会散发出惊人的美丽与芬芳。20世纪30年代初的旧中国,正是民不聊生的年代。38岁的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看到了中国的振兴的关键是教育和人才:今天的中国什么兼善文化的发源与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回顾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曾说过我国实业界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卢作孚是民生公司的创始人,其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卢作孚去世后,留下一纸遗书,上面写着":把家具还给民生公司。"这是1952年年初。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光是在海外就为新中国保存了两千余万美元的资产。如果按时下的价值计算,那就不是千万而  相似文献   
10.
试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人才思想的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中国近代著名民族资本家张謇、张元济、穆藕初、卢作孚等对人才的认识以及用人艺术和育才方法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旨在说明:爱才、用才和育才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人才思想的共性,进而揭示这种思想对民族资本家成功经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