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杰 《北京档案》2008,(1):44-45
历书是按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并提供有关数据的书,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书,过去又称"历日"、"宪书"、"通书".在封建帝王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布的,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皇历".  相似文献   
2.
推荐者的话     
鲍吉尔·原野的散文我以前没有读过,甚至没有听说有这么一个作家。开始读《羊的样子》,看到这么一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外国的。结果在网上一查,方知是蒙古族的散文家!我又在网上找到他其他的一  相似文献   
3.
日历的故事     
在日历被发明前,人们计算日子靠的是历书(等于中国的通书)。日历的历史并不很久。相传在1850年,一艘船由西班牙开往锡兰,计划8个月到达。船开动后船员们才发觉忘记带历书。在茫茫大海中怎样计算日子呢?一些有头脑的水手从出发那天起,用一张纸把当天的月份和日期写在上面,然后贴在板上,每天贴一张。返航时,水手依然用同样的方法记日子,并把当天的事情记在上面。  相似文献   
4.
话说年鉴     
陈志光 《档案时空》2003,(10):39-39
年鉴是系统编纂一个地方或单位一年内重要文献信息的资料工具书。是辑录市情、交流经验、发布政令、展示形象留存史料的重要载体。它以丰富翔实的档案资料,按年度及时、全面、客观地记载各地、各战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和面临的新情况。是各级部门领导决策进行市场开发、信息咨询、史料研究的重要参考工具。年鉴起源于16世纪英、美、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年鉴是美国1868年创刊的《世界年鉴》。我国最古老的年鉴形式是历书。1924年,由阮湘等编篡、商务印刷馆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国人编篡的年鉴《中国…  相似文献   
5.
李莉 《百科知识》2011,(7):58-58
“黄历”即黄帝历。考古发现,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有了历法,3000多年前就有了用甲骨文记载的历书。我国古代使用的历法有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等,其中以传说是由轩辕黄帝创建的“黄历”最为古老。由于古时我国使用“黄历”的区域广阔,影响很深,所以人们习惯把历法称之为“黄历”。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中国科技典籍暨《崇祯历书》研究国际会议于2006年8月26-29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中国科技典籍国际会议”是一个系列国际会议。本届会议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清华大学科学史暨古文献研究所、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主办,来自美国、荷兰、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研究和讨论。西方科技的东传是17世纪以来中国科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对中国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学东传开启了中国科学由传统向近代转化的历程,也引发了中西文明的空前碰撞与互动。第四届中国科技典籍国…  相似文献   
7.
颁历授时,是中国古代的国家要政,朝廷盛典。文章考察元代颁历制度,探讨了历日之编印、进历礼仪、颁历藩属国、历日专卖制度及其财政状况等诸多方面问题,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与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对外交往、社会经济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9.
日历最初为史官逐日撰写的有关朝政事务的史册,后发展为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出版物,在民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后受电子产品冲击,日历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消隐.当下,其又以"日历书"的形式复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并体现出创意与图书的"无缝对接"、众筹营销、竞争日趋激烈等特点,对其进行分析与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这一出版形态以及其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敦煌历书是敦煌出土社会经济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寺院、官衙、社邑三类,是研究我国唐代社会经济的宝贵资料.同时敦煌历书口语性强,方俗语词夹杂其中,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