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9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虹 《视听》2018,(11):94-95
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中主人公的服装造型一方面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另一方面又以外在的艺术形象传递着内在剧情,并诠释了导演的创作意象。本文通过对影片中主人公服装造型特点的总结和创作方法的分析,对这个艺术形象的角色定位、镜头表现等进行解读,以探讨在历史剧的服装设计中如何把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创造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音乐世界》2014,(23):19-19
因角色魅力而想挑战 《尚衣院》以朝鲜王朝负责服装与金银首饰的宫廷机构尚衣院为背景,包含爱情、才能、嫉妒及欲望的名品历史剧。柳演锡此次饰演在不断诬陷和喑斗的战争般的宫殿里,与担当制作王室衣服的针长“石锡”和拥有天生的手艺和卓越的感觉天才设计师“富真”的衣服卷入巨大的事件的王的角色。柳演锡表示当初被角色所拥有的魅力所吸引所以想挑战。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抗战时期的阳翰笙的历史剧创作,以不可替代的精神品质和艺术风范构成了现代戏剧舞台上别具一格的亮丽景观。他的历史剧创作达到了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以及鲜明的现实倾向性的统一,具备了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审美特征,是其创作成熟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背景下以“戏说”为代表的历史影视文化样态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澄清该文化样态的性质 ,我们可以认为历史影视化的样态应该是具有张力关系的历史与艺术的有机统一 ,是艺术化的历史 ,是历史的心灵化和审美化 ,是对历史的“诗性”图解  相似文献   
5.
毛重辉 《甘肃教育》2011,(15):75-75
传统的历史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唯恐学生对知识要点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往往是滔滔不绝地讲、不厌其烦地说,结果却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实效性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一些新"花样",不仅能使历史教学充满情趣,  相似文献   
6.
新编歌剧《昭君》不仅继承了自曹禺以来的昭君戏的加强民族团结的主题,而且在对这一历史精神的认识上,注入了消灭战争、维护和平的现代人文观念。作品解构与颠覆了以往的昭君戏中的男权意识,把一个深明大义、自尊自爱的有着和平理想和独立人格的王昭君还给了观众。  相似文献   
7.
①据《今晚报》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荣”: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位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通过戏剧的创作表现出了他的时代和人文关怀,在他的历史剧创作中他刻画了一系列君王形象,本文利用文本细读和社会批评两种方法分析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篡位君主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理想和对理想君主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盼 《华夏文化》2009,(1):39-41
众所周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所谓国情不仅指它的现状,也包括它的历史和文化。现今社会,在了解历史方面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淡漠历史;二是胡编历史。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淡漠历史,遗忘、曲解历史的现象却在专心经济的背景下逐渐蔓延。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相似文献   
10.
吴宏亮  邢恩源 《寻根》2015,(1):102-105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革"前夕,在短短十七年间豫剧迅速发展壮大、走红全国,融入由国家意识引领的戏曲现代戏运动中去,并开创了艺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里,现代戏在豫剧整个演出剧目中所占比重之大,是其他剧种不能比拟的。如这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