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剑侠 《新闻爱好者》2008,(12):144-145
《黄州寒食诗帖》,墨迹素笺本,纵33.5厘米,横118厘米,行书,17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苏轼的行书代表作。此帖以手卷形式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者被贬黄州第3年寒食节),无款及年月。诗句为五言二首:  相似文献   
2.
倪葭  杨旭 《收藏》2020,(2):36-41
金人武元直《赤壁图》(图1,下文简称"项本"),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绘苏轼泛舟游赤壁的情景。众所周知,此卷曾为明代项元汴的旧藏。今传世的《赤壁图》前隔水上有项元汴题签,认为作者是朱锐。此后的300余年间,从明清至民国时期此卷被公认是朱锐所作,直至1937年由朱家济考证出此卷作者为武元直。而李日华在《六研斋随笔》中提到曾购得武元直《东坡游赤壁图》(下文简称"李本")。故一系列问题在晚明浮现出来:按生卒年判定,项子京在前而李日华在后,如果项氏已拥有《赤壁图》,那李本从何而来?项氏和李氏所拥有的《赤壁图》是否为同一卷,二人先后收藏?亦或是同名作品?还是常常出现的双胞胎案?《赤壁图》如属最后一种情况,那孰真孰伪?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收藏》2009,(4):158-158
综合消息:2月1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女士率团来到北京,进行两岸故宫60年来第一次高层正式交流,并基于互信、互助、互利立场,洽谈学术、出版、宣传等合作交流事项。另外,还就台北故宫将于10月举行的“雍正大展”向北京故宫博物院“借宝”。这是1949年以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首次到大陆的正式访问。  相似文献   
4.
郑欣淼 《收藏》2009,(8):46-48
故宫南迁文物中的1/4运往台湾,到2009年已整整60载;从1965年于台北外双溪成立台北故宫博物院,两岸两个故宫博物院也并存了44年。沧桑一甲子,仳别的文物为一湾海水阻隔而未能再聚首,两个故宫之间也甚少来往,形同陌路。  相似文献   
5.
许武标 《收藏》2007,(2):155-155
台湾消息,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先生,于2007年1月5日因病逝世。秦孝仪先生生于1921年2月,祖籍湖南衡山,毕业于上海法商学院法律系,后赴美国上学。曾历任中国国民党党史会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还曾担任台湾大学教授。1983年至2000年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相似文献   
6.
王高兴 《收藏》2012,(3):150-151
2011年12月27~28日,神木县石峁玉器鉴赏座谈会在该县天峰国际酒店举行。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陕西省文物局、陕西文物考古研究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辽宁、山西、安徽等地文博单位的考古和玉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7.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据称,《寒食帖》原件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据传台湾曾制作过卷轴复制品十件,而在大陆收藏的一件,应是复制品之一。  相似文献   
8.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0,(5):63-63
台北故宫首次展出清代中俄划界等机密档案 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失落的疆域——清季西北边界变迁条约舆图特展”,首次展出清代中俄边界划定文献和界图等机密文件与档案。  相似文献   
9.
《老年教育》2008,(2):46-46
历史造成了两岸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对大陆民众来说,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既熟悉又陌生——因久闻其名而熟悉,因不能亲至而陌生。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郊外双溪,中国宫廷式建筑风格,落成于1965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故另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山博物院”。台北故宫主要收藏着宋、元、明、清等历代宫廷的瑰宝,现有器物近7万件,包括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器等;书画近1万件,包括书法、绘画、织绣等;图书文献最多,近57万件,包括四库全书等。  相似文献   
10.
台湾女人     
一个周五下午,我到省博物馆听讲座。主讲人是台湾震旦艺术博物馆馆长张临生女士.讲座内容是《古器物学的发轫》。张临生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32年,还担任了副院长。在讲座过程中,她配合着用幻灯放各种文物的照片.使得两个小时的讲座非常直观而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