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政治、经济、文化不同角度阐述了台山外来语词汇的丰富性,体现了台山华侨对外文化开放包容的态度,分析了台山先侨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起到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8年冬天,一个雪夜,噩耗从天而降:父亲的爷爷、我的太爷爷去世了,远在外地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连夜赶了回来。此时,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曾听父亲说过,小时候,爷爷对他特别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着给他。门外喇叭声不断,父亲骑着电动车到了家,奶奶和我站在厨房门口望着他。他劈头一句就是:爷爷真走了吗?  相似文献   
3.
文化专有项是旅游语篇中的一大特点,以佛教文化盛名的旅游景点更是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为旅游景区的对外宣传带来许多翻译困难,文章在文化视角照观下,结合王东风的"文化缺省理论"和纽马克的"文本功能论",通过对佛教圣地五台山旅游景区宣传手册的翻译文本进行研究,分析了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语篇中存在的翻译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敦煌莫高窟中保留了许多早期的五台山史料,对于了解当时五台山的历史面貌尤其是文殊信仰的流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班牙塞维利亚,当地时间2009年6月26日,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国山西五台山因符合世界遗产相关标准且保护良好,具高度真实性和完整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38处,其中文化遗产27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  相似文献   
6.
标点     
1.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徐霞客22岁那年游历了泰山天台山雁荡山武夷山嵩山五台山等大山到过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江河2.运用修改符号将下面句子中错误的标点改正确。(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3)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3.下面句子中,朗读停顿正确的是()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相似文献   
7.
走在五台山今天的路上,是当代凡夫俗子们的荣幸.几多坎坷途,已入烟尘中.朝圣路上,再不需要遭受鞍马劳顿之苦,宽阔回旋的盘山路上,我们只需尽享山川秀丽美景.  相似文献   
8.
太乐令依据君主喜好,随时有所创制,南齐"天台山伎"即因太乐令郑义泰影响而生。《游天台山赋》为剧目蓝本,此赋由东晋高士孙绰赏读天台山图画写成,并非当时游历所得。赋中的细节描写"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被太乐令郑义泰等改编为"天台山伎"的核心情节。后世因此又称"莓苔戏"。"天台山伎"的生成固然与道士、道教有关,但并非宗教意义的仪式展现,而是设计角色的装扮表演。作为神仙道化剧,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关佳 《科学生活》2014,(2):84-87
第三天:王家大院与平遥古城 一早从五台山启程,前往灵石县的王家大院,取道五保高速、二广高速与京昆高速,车程350多千米。然而山西的高速公路路况很好,虽然有轻度的雾霾,但不影响行车。尤其让我们感叹的是,有一段路,是双向两车道,只见右道齐刷刷的是重型卡车排队停着,只有小型车能够顺利通行。怕有状况,我们不敢开得太快,这样开了足有四五千米,才看到前方有三车相撞事故,交警正在处理之中。我们的车绕了个弯,就顺利地通过了堵车点,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10.
在游遍了五台山的唐代寺庙,大同的云岗石窟、平遥的古城等名胜之后.我们总想在山西这个我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找到一些同样年代久远但仍不大为人所知的历史遗迹,于是我们转乘火车与长途汽车,几经辗转来到了深藏于晋南山区中的沁水柳氏民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