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6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土 《新闻采编》2001,(5):22-22
7月31日山西日报第七版 《知人善任与知人善免》一文,第一段引用了三个历史选贤任能事实,头一个不准确,第三个严重错误。在言论或杂文中引经据典不准或用错,其全文论证很难准确,更不会有说服力,影响宣传效果。 文中引用第一个历史事实说:“刘邦用韩信击败了强敌,扫平了天下”。刘邦豁达大度,礼贤下士,聚集了张良、萧何、  相似文献   
2.
近日,徐州市开展“见证徐州60年历史实物摄影图片征集”活动,以展示徐州解放印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该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档案局等几家单位共同主办。征集内容主要是从1948年徐州解放至今60年内的历史实物、图片等。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众多热心市民的积极响应。为了使征集活动办的更有影响、富有成效,徐州电视台、日报社、广播电台及时对征集情况和事例进行报道。活动到8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3.
口述档案反映的是大众文化和大众记忆内容,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民间传说或口头传说,它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乃至历史史实。由于它大多出自于下层民众,所以,长期以来很少能引起官方的重视。二战后,西方各国鉴于因战火和历史变迁造成档案文件散失的教训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口述档案工作很快被世界诸多国家的政府普遍重视并开展起来。近年来,我国档案界也开始关注这项工作,我们期盼口述档案工作能尽快在我国开展起来,并以此拂去历史身上的尘埃,还原一个更为清晰、真实和大众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正在使用的国家统编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经过6次修订日益完善,但目前该教材的总体结构框架以及各章、节、目的具体结构框架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做适当调整。同时该教材某些史实与观点表述应注意清晰性、完整性、照应性、权威性与准确性。另外,在学术规范方面还应增加页下注释并注意准确性以及课后阅读参考文献的准确完整性,避免使用禁用词与出现文字错误。  相似文献   
5.
脱离史实基础的历史知识,或为无意中形成,或为有意造成,有的是故障歪曲和窜改,其特点为与史实有一定的联系而非正确的史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历史知识。这种情况,不仅见于古代史,在近现代史中也不少见。作为史学工作者,应做好辨伪与真求、提高与普及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     
从强调"双基"到强调"三维目标",再到目前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表述变化,折射着人们对于教育本质认识的升华与突破。以"教学立意"领航历史教学,正是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对基本史实进行提炼、概括,形成能够统揽、引航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缺失应有的"维度""温度"和"高度",历史教学中"‘人’的缺席"现象比较普遍,而此类研究及实践,将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课堂普遍存在的重史实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备考教学轻思想引领、重统一答案轻思维训练、重知识重组轻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国文《升沉不过一秋风》所借之“古”,诸如谢榛的生卒、谢榛任“后七子”社长、谢榛被排楦出“后七子”的缘由、谢榛西走秦晋、谢榛死于李攀龙之前、与谢榛来往的赵康王和赵穆王等,不仅承袭了历史谬误,肆意发挥。而且独断臆测,随手编造。大有“英雄欺人”之惑。借古鉴今之“古”,应尊重历史事实。保持原汁原味。绝不可为佐证自己的宏谈高论,轻率地抄袭古人,甚至扑风捉影编造历史,以求痛快淋漓。  相似文献   
8.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表现了他对经书怀疑的经学思想。这是对官方统一经学思想的背离。他疑经的立足点是对史实的追究,但并不是要推倒经典的权威地位,主要意图是要求重新解释经书。  相似文献   
9.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这是一般的常识。但是只凭历史事实就能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吗?显然不能。以前不久有关电视剧的施琅为例,施琅的身世与功业基本上都很清楚,没有什么疑点。先是海盗郑芝龙的部下,后来随郑归顺明王朝。清军南下后,随郑抗击清军。后来又随郑投降清朝。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高举反清复明大旗,施遂率部加入郑军。但后来因故与郑龃龉,又掉头投奔清军。结果在很长的时间里从传统的正统观念出发施琅一直是被看做变节者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祖国统一的大义下,对施琅的评价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但如果说施琅是爱国将领就牵涉到爱什么国的问题,是爱他原来的大明国?还是后来的大清国?显然他起初是爱大明国的,后来却背叛了,转而爱大清国。因而以易代之际的忠君观点来看,无法说他是爱国将领,更不能说他是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0.
焦循曲论充分肯定了戏剧创作中的虚构手法,并以"谬悠"称之。"谬悠"之说,形成于长期以来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焦循将"谬悠"说运用于历史剧点评,认为历史剧和史实之间存在相互印证的关系,剧作家的合理虚构甚至比史官记录更符合历史真实。此外,"谬悠"手法在塑造戏剧人物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谬悠"之说对于戏剧艺术尤其是历史剧的创作构思、剧情结构和人物塑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