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远大前程>作为狄更斯晚期著名的作品,围绕主人公匹普的发展历程进行描述,颂扬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并揭示了其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所固有的性道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狄更斯强调扬善惩恶,不能容忍道德低劣者有幸福的结局,总是把好的命运赋予那些道德上的正面人物.  相似文献   
2.
志怪体善书《桂宫梯》和《青云梯》,反映了古代“敬惜字纸”的民间习俗信仰。这些故事叙事简略,情节单一。借用佛、道教义,运用小说艺术手法,以宣扬敬惜字纸的民俗信仰。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传统美德,也符合封建统治者清除异端的文化策略。在某种程度上,还对文化遗产造成了破坏作用,并且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慧远,是我国东晋时期继道安之后著名的佛教领袖。他的主要思想包括因果报应学说、沙门不敬王者论以及法性本体论。其因果报应学说对我国东晋以前的感应等迷信思想有吸收和利用,这与他从小“博综六经”(《高僧传》卷六《释慧远》)深谙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他时常援儒道证佛。佛教根源于印度,不同的土壤,使得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与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王蒙小说从宗教意识、人性的善恶和传统的人精神切入,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政治化现象——因果报应及人性恶——的根柢,呼唤真正的人性回归和人的生命理想与情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间接材料,论证了唐临佛教思想的形成及其对潮州佛教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道杰仁青 《大观周刊》2011,(51):233-233
佛教生态伦理作为一种应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思想资源,其整体生态观、因果报应的生态责任伦理、众生平等的生命价值伦理以及其戒杀、放生、素食的行为规范,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对治现代价值观的扭曲以及自我欲望的过度膨胀.从而培养一种善待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生态文明,倡导一种朴素、和平、和谐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因果报应是《醒世姻缘传》独特的叙事结构框架,本文从因果报应在我国历史认知上独有的教化作用,强化儒家道义教化功能,以及勾连小说情节、拓展小说表现时空等方面,分析了因果报应叙事框架对的小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明清艳情小说以扭曲的形态反映了欲望横流的时代风气,另一方面又以近似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对色和空的理解。混同三教的似是而非的出世,实际上体现了男性作者对欲望横流的世界的难以割舍。在启悟者缺位的情况下,本应为由色到空转换链务的因果报应成了男性中心的理念表达。对现世报应的强调,固然是现实责任的承担,但是缺少了因果轮回,男性纵欲的果报由女性承担,已从根本上背离了倡导众生平等的佛教观念和因果报应的主旨。  相似文献   
9.
绛珠“还泪”的情节构成了《红楼梦》的总体框架,使作品具有了超现实世界和现实的二重复合机制,并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极大地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因果报应的模式,讴歌了以女性为主体的情感文化,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的婚姻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