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申公豹是《封神演义》中得到关注较少的反面角色。心胸狭窄、助纣为虐的申公豹最后以被填北海眼结束了自己的悲剧人生。申公豹的悲剧有其性格原因,但更因他有鲜明的功能性。他的悲剧是角色的主题性和线索性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2.
唉……当我合上《封神演义》时,忍不住一声长叹。苏妲己太坏了,比干真可怜!一想到比干的遭遇,我的眼泪忍不住滴落在封面的苏妲己画像上。咦,我没眼花吧?那双妩媚的眼睛好像动了?喂!当我在第二天早晨醒来时,一个美若天仙的古装美女正满脸微笑地看着我。谢谢你救了我。啥?我没听错吧?这一定  相似文献   
3.
封神演义》成功塑造了很多诸如纣王、妲己等人物形象。然而这些形象已经被程式化了。例如纣王的荒淫暴戾、妲己的妖媚惑人等。但是笔者从文本出发,发现小说的一些情节与程式化的人物形象不符合,因此笔者重新论述小说所涉及到的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以求更好的理解小说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4.
殷岚 《教学随笔》2007,(3):33-34
[教学词语]:混天绫 乾坤圈 [词语来源]:《哪吒闹海》(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文章改编自《封神演义》,讲述了哪吒为制止东海龙王父子胡作非为,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搅浑东海,打死夜叉,制服三太子的故事,其中混天绫的“混”为一个要求四会的生字。  相似文献   
5.
刚看过令人热血沸腾的《哪吒》,又迎来了深沉厚重的《姜子牙》。要说这中国动画电影,可真是吃定了《封神演义》这个挖不尽的文化宝库。你还别说,看《姜子牙》,绝对能让你对中国悠久的古代历史与文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藏书”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藏书"是什么意思吧!你们会说"这还不简单,不就是图书馆里储藏的书吗!"可是在我们家,"藏书"却另有含义。我妈妈有一大爱好——藏书。她为什么喜欢藏书呢?那是因为我非常爱看书,古今中外的小说以及科学类书籍我都喜欢。我读过《母亲》《我是白痴》《封神演义》等。我太迷恋课外书了,一看就没完没了,有时都忘掉写作业了。妈妈是又高兴又担心,怕我弄坏了眼睛,不得不把书藏起来。有时放在衣柜里,有时放在床板下,可都被我翻箱倒柜地找了出来。我也特别喜欢藏书,这招是跟妈妈学的。我不但能藏书,还有一个绝招——  相似文献   
7.
刘蓓萱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3):144+154-144,154
封神演义》是明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品,但由于全书弥漫的宿命论观点使得该书倍受批判,而正是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触动了人作为"人"的觉醒意识,表现出一种以人为本、不信天命甚至反抗命运的斗士精神。  相似文献   
8.
针对学界普遍认为《封神演义》“歌颂革命”的观点,笔者认为以“武王伐纣”为故事背景的《封神演义》,必然会在面对传统儒家文化对“革命”的矛盾态度——“讨伐独夫”还是“以臣弑君”——中难以取舍.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十支“叛纣归周”队伍(或人物)的命运分析,对小说中关键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了《封神演义》暗藏的伦理困境,并试图揭示小说中借“天命”、“神魔斗法”以及“封神榜”对此伦理困境所进行的三层消解.  相似文献   
9.
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是风格迥异的作品,然而它们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其中,作品中对女性都有不同侧面的描写,体现的都是女性在人类社会早期男性话语架构下的地位,即: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背景下,女性既由于原始的性别魅力为男性所敬畏;同时又由于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附属性和奴性。事实上,通过三部作品中对女性群像描写的分析比较,揭示出的是东西方早期社会对女性的相似的价值观和民族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0.
<封神演义>关心人的存在意义,主要是通过人物悲歌式的命运结局来体现人本主义意识.围绕"人物与情节的冲突"展开,展示了一批人物命运悲剧的多重性,弥漫着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困兽犹斗"的悲剧精神,这恰恰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并赋予他们的一视同仁的人文关怀,这正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最好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