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白莲教前身为白莲宗 ,属于佛教净土宗的一个支派。由于底层民众的政治需求、社会动荡时期宗教文化的整合以及教团组织形式的世俗化等诸多原因 ,白莲教的教义在元代由弥陀信仰衍变为弥勒信仰。弥勒净土信仰在白莲教中经历了从初步渗透、局部质变到成为信仰主流的过程 ,白莲教也因此附着上弥勒信仰的反叛特性 ,从而逐步由合法变为非法、由正统宗教变为民间秘密宗教。可见 ,宗教教义及其社会作用的改变 ,以及官方态度与政策的变化等 ,是正统宗教转变为民间秘密宗教甚至邪教的原因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一尊几百年前的弥勒佛,终因年久失修,有些残损了,寺里请来佛工为其修葺。当佛工根据残损程度,揭开弥勒佛的腹部,准备加固翻新时,在场的方丈和僧侣们无不惊愕动容——弥勒佛的阔腹里居然装着12个男女老少的陶俑!  相似文献   
4.
厚道     
<正>在四川成都新都寺内弥勒佛像旁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我们生活在一个"花花轿子人抬人"的世界上,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冲突,所以,做事待人一定要厚道。  相似文献   
5.
如何发挥佛教的社会功能,起到改造人群、改造社会的作用,是近代佛教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太虚的人间佛教尤为如此。人间佛教既然主要关注人的现生问题,那么,它势必希望人所生活的现世间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即人间净土。而以佛法指导人类生活,佛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正是人间佛教的重要内容。 太虚指出,净土“意指一种良好之社会,或优美之世界。土,谓国土,指世界而言。其世界凡一切人事物象皆庄严清净优美良好者,即为净土。在佛典中所谓净土,是与我们现所居的秽土比对而言,谓我们所居之土,因有许多秽恶充满,为五浊恶世之…  相似文献   
6.
金申 《收藏》2015,(5):138-143
清末至民国初年,随着青铜器、书画、瓷器等各种艺术品作伪兴盛,所谓六朝时代的伪造铜、石造像也一时涌现,迎合了文人墨客以及洋人的口味。其作伪方法也不外乎以真品翻模、凭空捏造、移花接木、加刻伪款等。内中在真品佛像上加刻伪款之作伪方法,在笔者此前发表的文章中也举出数例。此后一直留心,至今陆续又有所得,现一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宋史》记载的洪元谷大云寺,笔者认定它就是今天天梯山石窟大佛窟,宋庭曾多次资助六谷部修葺洪元谷大云寺,大云寺起建于唐代,天梯山石窟大佛窟在唐、宋相当一段时间称洪元谷大云寺。  相似文献   
8.
弥勒瓷塑     
我家有一尊瓷质的塑像,主体是个弥勒菩萨,他身上爬了五个情态各异的小娃娃。我不信佛,但我却喜欢这尊瓷像。弥勒菩萨满脸笑容,袒胸露腹。你看他,整天乐呵呵的,白胖白胖的脸上总是堆满了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也许因为太乐了,他那白白的脸漾起了一层红晕,显得  相似文献   
9.
廖文伟 《收藏》2011,(8):124-127
1992年秋水正瘦时,一批日本游客出现在湖北天门石河峪镇。其中有个热衷农业养殖的中野村夫,他发现有个门店临街的壁柜池中放养着一二十只甲鱼,便走了进去,原来那是个甲龟养殖场营业处。营业处厅堂不大,与众不同的是,厅堂里竟然供奉着数十尊瓷塑弥勒佛,有站姿、卧姿、坐姿,全都乐盈盈、笑哈哈的神情欢喜。仿佛厅堂里充斥他们朗朗的笑声。  相似文献   
10.
黔东梵净山号称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是全国名山中惟一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佛教兴自明初,至明万历年间神宗敕令重建梵净山金顶后,梵净山乃闻名海内。山中建有名的五大皇庵及其48座脚庵。梵净山佛教派属临济禅宗,深受四川禅宗佛教影响,其各寺历代住持多为蜀僧,传承可考即有十世,至明季始传破山临济禅宗一系。明清以来,因梵净山被视为与四大名山并列的第五大佛教名山,故数百年来,黔、湘、鄂、川、赣、滇等省的香客纷纷前往朝山拜佛,至今仍香火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