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国农村十分贫困。小小莫言跟随母亲一起捡麦穗,被一个所谓看管麦田的男子发现,那男子便不由分说地追打母亲,莫言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那个男子打了一巴掌,鲜红的血从嘴角边一滴-滴地流下来,痛苦与憎恨只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很多年以后,已经长大了的莫言陪母亲逛街时偶然遇到了当年那个追打母亲的人,记忆与仇恨瞬间在莫言的胸中奔涌,莫言大步冲上前正要挥手打过去之时,母亲一把拉住莫言说:“不要打,现在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与当年那个打人的人,不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江汉浮浮     
《新作文》2013,(Z2):38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匪安匪舒,淮夷来铺"。出自《诗经·大雅·荡之什》。意为:长江汉水波涛滚滚,出征将士意气风发。不为安逸不为游乐,要对淮夷进行讨伐。我们憎恨黑暗、阴影,我们不愿面对鲜血、死亡,但有时我们不得不与它们打交道——有些事,总是无法逃避的。执着于使命的人,即使有一天真会倒下,但穿越在生死之间,那不倒的头颅依然会成为不屈的路标,那不倒的身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黑人的种族的历史出发,分析了《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杰拉尔丁、波琳、皮克拉对蓝眼睛的渴望的本质是自我憎恨意识,同时阐明他们自我憎恨意识形成的过程及其表现。这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揭示了黑人女性在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下被白人的价值观同化的现实。进一步阐明她们的自我憎恨意识是因为其价值观的错位和本民族文化和价值传统的丢失。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我很憎恨身边的人说我的坏话。每当听到小伙伴们说我的坏话时,我总会丢下一句:我会恨你一辈子的!见此情况,母亲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茂密的森林里住着猴子一家和山羊一家。一天,山羊大伯邀请猴兄弟去做客,于是猴兄弟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山羊大伯家。猴兄弟生性  相似文献   
5.
杨三峡 《职大学报》2013,(1):65-67,61
动人的旋律、清新的曲风、通俗易懂的歌词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烘托出让人爱、让人恨的正反对比角色,潜移默化而又自然地将孩子们带入迷人的童话世界,在孩子的脑海里形成了罪恶丑陋、美丽善良相互交织的画面,让孩子的内心一瞬间就产生了对丑陋事物的憎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一个信奉佛教的女人努力做到与人为善。但是,她每次到市场去,总有个商人用下流的语言调戏她。一个下雨的早晨,那个商人再次调戏她时,她失去了控制,用雨伞狠狠地打了他的脸。当天下午,她找到一个僧人,把这件事情讲给他听。"我感到羞愧,"她说,"我无法控制我的憎恨。""你憎恨他是不对的。"僧人说,"但人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你要明白,人与人是不同的,必须用彼此能懂的方式来交流。下次他再说难听的话,你要在心中充满善意,然后用  相似文献   
7.
母亲在我们的心中是神圣的,但是对于继母,人们似乎都有一种憎恨之情,因为我们经常听说关于继母粗暴对待孩子的事。其实并不是每一位继母都这样,继母也一样伟大,就如《继母的日记》中  相似文献   
8.
在电话里,她是哭着的。她说:请原谅我!我嫉妒一个人,很深很深。我们一起长大,她却什么都比我强,就连男朋友也都是我所暗恋的。我憎恨她,诅咒她,讨厌她……现在还在嫉妒吗?是。承认了,就好了。我说。不,不仅仅是嫉妒,我还伤害了她。我对人说了她的坏话。还有什么?没有了。  相似文献   
9.
章艳萍 《海外英语》2012,(21):206-209
注视是我与他人关系发生的纽带,注视的产生使得人具有了社会性。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着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必然导致冲突的产生。该文借用萨特存在主义概念,对小说主人公乔在追求自我存在历程中所产生的暴力行为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的颓废表现为他对生活的憎恨.在他前期的生活中,郁达夫基本没有享受过成功,也没有真正体味过情感的滋润.留学回国后的1923年郁达夫在小说中突出了"零余者"形象,以把自己放逐在社会边缘来凸现自我、反对生活.郁达夫在作品中较多涉及自杀和疾病.他对人物自杀和疾病的设置体现了他对生活负面价值的认同,是以示弱来表达对生活的憎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