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二中 《华章》2011,(11):1-1
清代戏曲家唐英写过这样一副律己联:“未能随俗唯求己,除却读书都让人”。作者是雍正年间的一位官员,在尔虞我诈、蝇营狗苟的封建官场上,唐英能做到不与世沉浮,唯读书自乐,确属难能可贵。“除却读书都让人”,只此一句,直入我心扉,人生世上,至乐之事莫如读书。  相似文献   
2.
4月4日《中国古代文学家(四)》汤显祖(1550—1616,图1),明代中期戏曲家、文学家,出生于书香世家,原居临川文昌里(今江西抚州临川区文昌桥东太平街,桥东邮政所,344099)。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不仅精于古文诗词,还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21岁中举,34岁中进士。目睹官僚腐败愤而上疏,触怒皇帝而被贬为广东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1598年愤然弃官归里。从此,绝意仕途,隐居故里,潜心戏剧创作。葬于家乡太平街汤家山。1982年10  相似文献   
3.
杨宗岱是清代中期较为有名的戏曲家和诗人,但因为相关文献资料匮乏,学术界对他的生平研究并不多.本文勾稽索引,考订辩证,大体厘清了杨宗岱科举、宦游、交游和主要的创作活动.  相似文献   
4.
咏物诗,实体描摹而外,须熔铸诗人思想情感;如果只是简单写生拍照,没有深刻思想内容,肯定苍白无力。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1544~1605)《论诗文》认为,咏物诗须“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这就是说,要着重表现事物的“神韵”,既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进一步的要求是,须寄情寓理,有所寄托;或情中有物,或叙中寓理。如此,方可进入刘熙载《艺概》“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之化境。  相似文献   
5.
樊兰  崔志博 《兰台世界》2016,(18):111-113
张坚是清代康乾年间重要传奇作家,颇富才名却仕途坎壈,一生沉沦下僚,后半生漂泊异乡,隐于莲幕。张坚前后入幕河南汝宁知府、宛平署、浔阳九江关、荆州府、汉中府,交游颇为广泛。在游幕生涯中,张坚接触到不少朝臣仕宦,其传奇作品《玉燕堂四种曲》也得到广泛流传,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古代戏曲家立言不朽意识对戏曲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戏曲家热衷于选择忠孝节义之类的题材,将教化大众作为创作主要目的,相对忽视了戏曲艺术方面的要求;热衷于描写个人遭遇,抒发一己之情,导致了大量案头剧的盛行.在戏曲创作方法上,以诗文为戏曲创作手法的出现、骈俪典雅语言风格的追求、情节因素的弱化和舞台表演意识的淡化,也都是戏曲家立言意识影响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以南明兴亡的史实为依据,谱写了那个时代的一曲悲歌。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妓女艺人,都在历史的漩涡中徘徊沉浮,个体的生命价值都因历史变迁而不得实现,都以价值的消陨而告终。  相似文献   
8.
焦竑是明代南京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文章家、藏书家。他一生除60至70岁在北京为官十年,其余几十年都是在南京度过的。他和当时的许多曲家如陈所闻、汪道昆、梅鼎祚、汪廷讷、王衡、汤显祖、张凤翼、余翘等都有交往。他们在南京进行了大量的戏曲活动。他以在文坛儒林的声望、丰富的藏书、开明的的治学心态,支持了戏曲家的创作和批评,为当时南京的戏曲创作作出了贡献。金陵故都居南北之中,是戏曲声腔、剧种南北传播之要路。他们的交游为我们今天考察明代戏曲活动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秦婧 《文教资料》2014,(31):158-159
关于王抃卒年,学界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1692年、1702年和1712年。陆萼庭、邓长风先生均持卒于1702年的观点。朱则杰教授据《王巢松年谱》跋卒于“闰六月十二日”确定王抃卒于1702年,享年75岁。现据王抃家乘、王抃友人为其所作的挽诗、挽文,再论王抃卒年月日,以为旁证。  相似文献   
10.
徽皖地区何以出现占明清女性戏曲家总数四分之一强的女性戏曲家,她们所生活的地域、家族环境对戏曲创作有何影响?文章对徽皖文化作总体观照,认为徽皖重视女学的文化背景,女性家族的一门风雅,戏曲文化的浸染构成女性戏曲产生的地域文化背景.徽皖文化赋予女性"尊礼重德"的文化理念,成就了女性戏曲风雅之颂.徽皖女性的戏曲创作,既是对时代戏剧思潮的呼应,也标举出她们对前代男性文人戏曲创作与女性戏曲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