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方新闻传播史是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新闻史的研究领域里,重庆、上海、武汉、香港和西安的抗战新闻活动的历史地位总能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相比之下,作为抗战新闻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广西桂林抗战新闻史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1938年冬到1944年秋在桂林抗战文化城曾开展过丰富多彩的翻译活动.此次活动的特点:从译人数众多,阵容强大,以文学翻译占主导地位的多学科翻译,译作的发表和出版前少后多,报刊成为译介的重要力量.这一活动背后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它为抗战的胜利和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重庆和桂林两个抗战文化城的形成界定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的这一时段。随着沿江沿海地区相继被日军占领,政府机关,诸多学校、文化团体以及大量文化界人士转移至西南大后方,并在重庆和桂林等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艺救亡运动。书法在普通的实用性基础上成为抗战救亡宣传的工具和战斗武器。大批文化界人士的流动促进了文艺的交流,同样也促进了书法及其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文学和翻译事业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中翻译作品量多质优.文章从翻译工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社会责任感和审美情趣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他们对译作的选择主要是为满足战时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1938年冬到1944年秋的抗战时期,桂林抗战文化城曾开展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当时的桂林一跃成为“中国南部的心脏”、“华南文艺的据点”。当时的翻译活动,特别是文学翻译活动空前繁荣,尤以英诗汉译成果最盛。  相似文献   
6.
我们说,一种文化形态是否能够被保留和推广,不但取决于它的内在品质如何,还取决于它是否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这就是文化(被)选择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民办教育广袤的天地里,江西城市职业学院已走过二十二年的艰难拓荒历程.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和新一轮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召唤,"城院"如何追求卓越,自律自强,步入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屹立于中国高校之林?以院长黄玉林为首的学院领导审时度势,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鲜明地提出了"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以铸造"文化城院"为总体战略目标,形成"人文城院"、"学术城院"、"艺术城院"、"园林城院"同步推进的多元格局.  相似文献   
8.
目光(组诗)     
正~~  相似文献   
9.
桂林时期的《救亡日报》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份相当特殊的报纸,它名义上是国共双方共同创办的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但实质上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肩负着向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的使命。同时,它处于国统区,并且是国民党军阀桂系的统治中心——桂林,这个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政治环境较为宽松,这些使得桂林《救亡日报》能够较为广泛地报道抗战主题的消息和撰写较为敏感的时事评论。另外,桂林在抗战时期还是有名的“文化城”,聚集了大量的社会名人,新闻出版事业相当旺盛。这些因素决定了这份报纸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0.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8):152-152
一、《桂林文化城大全》4卷 二、《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1~8辑 三、《抗日战争史丛书》20种(获得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