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文认为"黄金四目"可释为"黄金四面",即铜制的四面神像,是上古民众祭拜华夏祖先兼众巫首领的黄帝的宗教表现,黄金四面多与祭方、祭社的原始宗教仪式密切相联,今安徽祁门、贵池等地傩戏傩文化中多有此类原始意识的遗存.池州市贵池区桃坡乡诸地傩祭中礼神供盘上插刀当系古代副辜祭法之遗意.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术界推重优孟衣冠或东海黄公为中国戏剧之肇始,而尚不了解殷代已经出现诸多戏剧的元素。其实从甲骨文可知,其时已有管吹、鼓専、编钟等乐器;已有戴假面,手提木偶驱除疫鬼的傩舞;已有舞龙的表演,荡秋千的游戏.还有供表演的戏台。无论从唱、念、做、打何种角度,都不可否认,殷代已拉开了中国戏剧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文献的考察,"魌头"一词最早见于郑玄注《周礼》,现今巴蜀地区方言"魌头"一词便宜、轻松义实源于丧葬习俗。汉代及其以前的"方相""魌头"二词是异名同实。由南北朝至清代,官方礼仪文献中强调丧仪中"方相"与"魌头"四目与二目的区别,以此区分尊卑,客观上促进了"方相""魌头"成为专门的丧葬词汇。在民众生活中,迟至唐代,"方相"与"魌头"仍是统言为一,析言为二。元明以后,作为送葬之具的方相、魌头,逐渐被称作"显道神"或"开路神"。在巴蜀地区,"显道神""开路神"这一称呼沿用至近当代,"魌头"一词的所指成为丧仪中供众人捡食的"鬼胆子粑粑",而巴蜀地区的民众则称捡食"鬼胆子粑粑"为"捡魌头",由此"魌头"一词逐渐引申出便宜、轻松义。  相似文献   
4.
一、典型晶体知识要点归纳 1.氯化钠、氯化铯晶体——离子晶体 (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有6个Cl^-,每个Cl^-周围有6个Na^+,与一个Na^+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见图1)。每个Na^+周围与其最近且距离相等的Na^+有12个(同层4个,上层4个、下层4个,见图2)。  相似文献   
5.
傩是古代驱鬼逐疫的一种祭祀仪式,傩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方相氏是古傩仪中的重要神祇,是最早的驱傩之神。主要分析方相氏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在历代史学家视野下的形象,进而阐述其行傩的意义及其性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傩是古老的祭祀仪式。而方相氏是古傩仪中的重要神祗,是最早的驱傩之神。其演变历经春秋、汉唐至元明清时期。历代注疏家对方相氏的形象进行了解注。阐释方相氏在历代注疏家视域中的原型流变对于研究傩戏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节庆活动凝聚了地域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是民族意识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民族精神的形象体现。俗语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利之赐,使一区域内的方物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方物,这可称作为物质文化。依托于此所发展起来的非物质文化,则是这一区域内精神文明的直接体现。新泰大地的祖先在千百年的文明传承中,创造出了一批璀璨的非物质文化。其中,包括一些形式多样、技艺独特的传统娱乐表演,这些节目在春节期间由文化部门和各传承人带领,到镇街大集、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8.
夜雨 《电子竞技》2014,(21):101-103
<正>本期聊聊炉石最后一个职业:圣骑士。这是一个相对冷门的职业,有最强大的buff能力,能加圣盾,加攻击,加血量。他的圣光可以治愈战士的伤口,让他们精力抖擞地重返战场。在他的感召下,强大的敌人会变得软弱,弱小的随从战意冲天。圣骑士前期直接伤害技能不足,能削弱对手却不能杀死对手。只有与随从们一起配合,让他们享受到圣光的荣耀,才能真正的征服对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