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体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曲,始于隋,兴于唐,定型于开元、天宝年间。是隋、唐时期宫廷燕乐的一个品种,以歌舞为主,其风格清新雅致。关于法曲的来源众说纷纭,众说不一。文中笔者在对法曲的来源作了进一步的疏理,认为主要说法有四种。  相似文献   
2.
乐府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汉魏西晋、东晋南北朝、唐三个阶段,其中只有前两个阶段才有丰富的清乐曲辞。本文追述清乐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同时讨论“清商曲辞”与“相和歌辞”中“清商三调”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3.
清商乐又称清乐,在汉魏六朝是流行于宫廷与民间的乐种,其主要特色是清越。清商乐曲辞的范畴界定是从其涵义而来,其主要定义、内涵即是"俗"乐。清商乐包含的歌辞不仅是乐府诗的《相和歌辞》与《清商曲辞》,还包括《杂舞歌辞》、《杂曲歌辞》与《琴曲歌辞》。清商乐承继了主要以国风与楚声为主的先秦乐曲,在汉魏时期由于高层的喜爱而蓬勃发展,发展至六朝则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4.
《茉莉花》是明清俗曲的代表性曲牌,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还漂洋过海传到世界各地,被世界人民接受和喜爱,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中国民歌”的代表。本文通过对《茉莉花》在欧洲和日本的流传状况进行梳理,对其流变进行比较分析,以求进一步探索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继承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忘忧清乐集     
子羽 《围棋天地》2011,(7):103-103
《忘忧清乐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的最早一部全面、系统的围棋著述,围棋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的内容,从围棋理论著述,到对局谱,再到定式、诘棋等无所不包,可谓是集成书之前中国古代围棋大成于一身的煌煌巨著。  相似文献   
6.
正是在这样一些细微之处传达着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重要信息,看似小处却是十分要紧,一点都马虎不得。[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女为悦己者弈,在宫女苦练棋艺本领中,既有棋之乐,也包含着人生的一分无奈。  相似文献   
8.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9):98-106
我们曾经在《图说围棋:在思想与图像之间》一文中讨论了中国古代围棋绘画中所蕴涵的围棋思想的信息。其实,“图”不仅限于“画”,就围棋史而言,还有一种“图”更值得关注,这就是由棋谱和棋式构成的“棋图”。棋谱为棋局的实战记录,构成了理解围棋的最重要的文本。棋式(中国古人又通称为棋势)包括各种边角定式、死活、官子图式等。历来我们都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棋图”,做出价值评判,而技术永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所以除了棋史专家、爱好者,现在的棋手包括急于长棋的棋迷,都很少去关注古谱和古代棋式的变迁(现代人唯一还感兴趣的是古谱中的死活题)。现在的围棋杂志,  相似文献   
9.
四面受敌     
王元 《围棋天地》2013,(12):83-85
在前两期的“编辑手记”里,我提到了因编读何云波博士的大作“《忘忧清乐集》:思想史视野中的棋谱与棋式”而串起一个记忆的事情。当时,一见文中罗列的古式“空花角图”,立即产生闪念和联想,再一静心沉淀,故事就来了。  相似文献   
10.
清乐,笔名拓梦,号闲云居士,别署文津斋主。1965年生,祖籍河北行唐。现在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艺术评论专栏作家。少喜诗书,勤奋钻研,笔耕不辍,近年在河北省内的《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燕赵都市报》、《家庭百科报》、《燕赵晚报》、《消费时尚》、《大众阅读报》及全国多个主要媒体:诸如:《书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