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2年暑假,我自费参加了K12举办的一个信息技术学科会议,在那里我碰到了在网上神交已久的柳栋、武健,还见到了陈丽老师。在7天7夜的交流中,我感到自己并不是孤独地一个人在做,而是有一个团队在努力,同时也感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这一切都让我觉得自己理论知识的匮乏与研究的肤浅,下决心去进一步学习进修。  相似文献   
2.
华中科技大学高举科学大旗,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教育传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喻园交相辉映。2006年元月14日,丘成桐院士做客喻园“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至此,“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已经成功举办了12期。2005年3月,在张勇传院士的倡议下,常务副校长王乘教授提出开设“科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中小学阶段,语文与数学同属两门主科,平分秋色,各据要津。我从少到老,一贯喜爱语言、文学,“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是我坚定的宗旨与人生意向。凡此种种,都是与郑逸梅老师的教导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沙垚 《当代传播》2021,(5):53-58
乡村治理是当前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议题,其之所以成为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在于乡村内生性力量有待激活.通过对陕北小村庙会"抬楼子"现象进行民族志考察发现,人神交流是常常被忽略的内生性的乡村治理机制,即"世俗权威-神灵-村民"协同治理模式.村民们巧妙地发明了一套完备的、多层次的人神沟通的符号系统和实践机制,与神协商的同时,获得神灵赋权,进而完成与世俗权力的协商,在博弈与妥协中,最终决定村庄公共事务的执行.  相似文献   
5.
阅读悦有趣     
杨炳伟 《师道》2007,(4):49-50
平素没什么别的爱好,就爱胡乱看点书。又因为经济较为拮据,于是大多数时候专往旧书摊上淘书,或者是借书。总觉得,读上一本书,就如同和一位忘年交作了一次促膝长谈,虽不至于谋面,但似乎神交已久。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译理可以养心。一部好书就是尘世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张家先 《视听界》2010,(5):87-89
吴冷西同志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是新中国第一任新华社总编辑兼社长,后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也是我国第一任广播电视部部长。他的笔墨记录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这一段辉煌壮丽的历史,他的心火点燃过干百万人的激情,跟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基层广播工作者,我无缘与冷西同志直接交往、当面聆听他的教诲;然而,我与他有过三次神交,从中受到教育、鼓舞和激励,成为我前进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杭州西湖的苏堤如一卷蕴藏在我心中尚未打开的珍贵档案,又似一卷神交已久但未能开封的史书。所以,当我泛舟西子湖,漫步苏公堤;登临雷峰塔,拜谒岳王庙;畅饮虎跑泉,细品龙井茶……一处处心仪已久的名胜古迹.此时如此贴近;一位位神交已久的高人雅士,此刻如此亲切;一句句吟哦已久的唐诗宋词,此际如此鲜活。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作为一名普通技工的我有幸参与了公司的产品设计工作,其中的审美情趣和设计工作所独具的创造性魅力像磁石般地吸引了我,从此我在心底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做一名真正的设计师。然而只有初中毕业的我对于美学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太多的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我想到了自考。怀着一种强烈的求知的欲望我报名参加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阅读个体接受信号刺激。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以自身经验、阅历为认知预结构,感知、解读渴慕的作品,与文本及作者沟通思维,交流信息,从中汲取知识养分,内化形成阅读个体新的认知预结构,进一步结合生活实际迁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心仪——神交——化用的心理认知发展过程,应该成为语文课堂上阅读个体的一种思维运转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王统照深受鲁迅的影响,他与鲁迅有许多直接的亲切交往,但更主要的是"神交".他对鲁迅的小说创作有天然的敏感期待;对鲁迅的人格有天然的敬仰热爱;对鲁迅的爱情婚姻观有天然的理解和认同.这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家庭生活背景和文学创作道路;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现代知识分子;又都具有余英时所说的传统的"宗教承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