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短跑是田径项目中距离最短、周期最快的运动,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条件下的极限运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苏炳添短跑运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亚洲短跑第一人苏炳添100米比赛成绩的分析,从苏炳添个人比赛成绩入手,探索苏炳添的技术特点,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建议,以期缩小我国百米短跑与其他欧美百米强国之间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1)2015-2017年间苏炳添的百米成绩呈下降趋势,可能是由于训练不当和比赛时受风速的影响;(2)2018年之后苏炳添成绩呈上升趋势,创造亚洲短跑纪录,与教练员的更换、践行科学的训练理念、配置先进的设备和组建良好的训练团队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百米小将莫有雪、亚洲百米记录保持者苏炳添和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的100米技术进行特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莫有雪的百米后程发力不足,后程的摆臂幅度不足,支撑腿角度不够合理,摆动腿的折叠意识不够,腾空技术欠缺,体重偏低,下肢力量和核心力量不足。通过实验,莫有雪的体重有上升的趋势,下肢力量和核心力量等体能得的适当的提高以及技术得到良好的改善,以致后面的百米技术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数理统计法,对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决赛中苏炳添和博尔特的100 m技术的时空特征进行剖析,其目的是分析我国选手苏炳添与博尔特之间的技术差异性,以便为苏炳添日后改进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苏炳添与博尔特之间的技术差异主要在于"步长"上,博尔特步长明显长于苏炳添。2)苏炳添的步频指数不理想,即步长、步频呈现非均衡发展,而博尔特步频指数较为合理,步长、步频呈现均衡发展态势。研究认为:苏炳添应在保持步频的背景下,以增加步长的训练为突破口,即:增大前摆角度、支撑腿缓冲角度、膝关节角度以及折叠程度等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苏炳添近五年竞赛成绩不断突破的原因分析,研究认为:举国体制下“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以接力带单项,单项促接力战略、科研和科技助力、重技术,强体能、以赛促练是其进步的主要原因。给予我国短跑可持续发展的启示: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加快科研型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和科研团队助力,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训练、要形成团队模式的训练模式、加强新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摘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苏炳添在 2018 年上海钻石联赛百米跑最后 10m 冲刺技术的针对性研究,获得关键运动学参数指标,并给予苏炳添冲刺技术的正确评价和建议。以帮助他更好地提高百米跑最后冲刺技术能力。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视频全景图技术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研究结果是获得了苏炳添最后 10m 冲刺的关键技术参数,并给出正确的冲刺技术建议,同时对苏炳添进步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主要研究结论为: 1.苏炳添在 2018 年上海钻石联赛百米比赛最后 10m 冲刺阶段压肩过早, 导致步长加大,跑动节奏和技术改变, 最终以 0.01s 之差获得银牌。 2.苏炳添最后 10m 冲刺跑的步长主要为2.27m、2.29m、2.30m 和 2.41m,明显表现为步长节奏打乱,最后 10m 助跑平均速度 11.11m/s,慢于冠军 Prescod Reese 的 11.49m/s。 3.运动视频全景图分析技术可以非常科学和准确地获得短跑运动员步长、时间、角度和平均速度参数, 能真实展现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结构特征,对田径项目的科学化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4.苏炳添的进步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4.1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科学训练是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4.2 年龄较大的运动员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和竞技能力; 4.3 身高不是短跑项目成绩的决定因素; 4.4 传统观念上的“人种论”,或“黑人跑得更快”的观念是错误的,也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分析和掌握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 m比赛中的关键运动技术表现特征,剖析苏炳添的成功对中国田径和世界田径的影响以及对国人的启示。方法:运用视频解析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苏炳添9.83 s比赛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苏炳添及其余2名男子100 m项目参赛运动员谢震业、吴智强在东京奥运会100 m项目上的表现和所产生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结果:1)苏炳添半决赛成绩(9.83 s)较赛前个人历史最佳成绩提升0.81%,决赛成绩(9.98 s)较半决赛慢1.53%;2)苏炳添半决赛时在45~60 m处达到最大速度(11.969 m/s),30 m分段用时(3.674 s)较美国选手Maurice Greene创造的3.73 s分段纪录快0.056 s,60 m分段用时(6.279 s)较美国选手Christian Coleman创造的60 m世界室内纪录(6.34 s)快约0.06 s,较牙买加选手Usain Bolt创造的6.31 s分段纪录快约0.03 s;3)在无风状态下,苏炳添半决赛估算成绩约为9.876 s,60 m分段成绩约为6.31 s。结论:1)我国3名男...  相似文献   
7.
为我国男子百米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研究方法,对2015年北京世锦赛上男子100m半决赛中苏炳添与博尔特的百米技术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苏炳添步频能力超强,但步长能力仍与博尔特存在一定差距.单步中,前支撑阶段工作距离短是苏炳添与博尔特的主要技术差距.支撑腿与摆动腿的大幅度后蹬高摆动作是博尔特支撑与摆动技术的突出特征;苏炳添支撑腿工作幅度小、支撑摆动技术不完善使得后蹬力量与身体的向前动力不足.博尔特100m全程步频慢,最高步频保持阶段多,节奏平稳;而苏炳添虽步频快,但最高步频保持阶段少、全程步频起伏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优秀运动员苏炳添在2013年—2015年3年时间里年度比赛安排的分析,建议体能类项群运动员在每年的8—10月份安排多场比赛,其中,在参加重大比赛前安排几场检查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大赛后在最佳竞技状态保持阶段积极参加其他比赛,重大比赛与下一场比赛间隔时间为10—30天,最佳间隔时间为30天左右.并且,选择在10—1月份进行调整,以使机体得到较好的恢复,并为2月份的比赛做准备.  相似文献   
9.
魏青哲 《湖北体育科技》2022,(12):1098-1102
目的 基于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跑出9.83s佳绩并结合同时期国内外优秀运动员,为在百米技术风格上与之相似国内优秀年轻短跑运动员打造相关模板,践行高质量引进来、创新思路引出去的理念,为即将到来的尤金田径世锦赛和巴黎奥运周期备战提供训练建议。方法 文献资料法、二维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结果与结论 1)苏炳添充分发挥我国短跑运动员在步频能力方面的优势。通过增加步数、缩短步长完成百米全程从2013年的47步到如今的48步,将最快速度保持接近50~52m,从而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2)身高相似的苏炳添与Coleman二人在百米跑动节奏均为典型的双峰式运动员,即百米全程跑速轨迹呈现出“M”型。3)苏炳添创造9.83s亚洲纪录的比赛中,后程36-40步、41-45步两个阶段还是出现明显降速。在百米冲刺阶段出现的体能下降,仍是国内运动员的普遍存在。4)国内短跑运动员在步频指数和步长指数方面与国外优秀短跑运动员差距并不大,但国内运动员的平均步幅相较国外运动员更低,说明我国选手更多的是靠小步幅来达到快频率,对于身高较高的国内短跑选手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合理结构。5)东京奥运会百米新科冠军Jac...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苏炳添2021年东京奥运会100m半决赛及决赛同小组前3名运动员成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100m跑技术特征及规律,为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结论:苏炳添100m全程曲线模式为加速状态不均的“波浪型”;起跑反应时较短,但受到干扰时波动较大;步幅能力较为理想,在步频能力方面仍需提高,达到最大速度后的步幅步频保持能力待加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是苏炳添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