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暑降温是人们对自然环境做出的本能反应,也是夏季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开埠前人们夏季防暑降温生活为对照,通过对近代上海市民夏季生活中防暑降温行为的分析和考察发现,近代上海社会生活变迁引起了人们夏季防暑降温在服饰、饮食、居家、户外活动、物用及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变化,并呈现出社会化、大众化、多样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进而揭示近代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我心里有一幅美丽而神奇的图画,那就是我未来的家。 我未来的新家是用泡沫和新世纪混凝土制成的。这种混凝土比钢还硬,比木材还轻,安全性极好。所用的泡沫上面有数不清的小孔,能够很好地保温和隔热,具有自动“防寒保暖,防暑降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斌 《中国钓鱼》2007,(6):35-35
盛夏,烈日炎炎,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野外垂钓,如果随时都有清凉爽口的冷饮解渴,对于喜欢喝冷饮的钓友来说,无疑是一件防暑降温的舒心事。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装备,仅仅  相似文献   
4.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体表,消化功能减弱。所以,应特别重视调整饮食,注意脾胃的养生保健,应规律进食,科学搭配,定时定量。宜选择清洁H生、清淡爽口、少油腻而易消化的食物,并要掌握8多6少的饮食原则,以增进食欲。多吃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食品。酷暑盛夏,宜适当多吃有防暑降温、生津止渴与补益作用的食品或药食两用品,如绿豆、黄瓜、西瓜、苫瓜、番茄以及金银花、白菊花、西洋参等。  相似文献   
5.
郭珊 《健身科学》2014,(6):56-56
虽说在我生活的北方,夏天的气温并不是高得离谱,盛夏时节也不像南方那样漫长难耐,不过在每年最为炎热的七、八月份,日子还是比较难熬的。尤其是在几十年前那个经济并不发达,防暑降温方式都还比较“原始”的年代,快乐度夏便成了人们大显身手,各展其能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免疫能力差,也就更容易受到伤害。如果保护不好,不仅使皮肤变得粗糙.且容易染上疾患而成为全身感染的门户。 盛夏,儿童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会分泌太量的汗液。这些汗液如果长时间附在皮肤表面,一旦细菌感染.不仅产生汗臭,而且会长出痱子、疖子等。预防的方法是防暑降温,帮助孩子搞好个人卫生。  相似文献   
7.
王雪 《八小时以外》2013,(12):75-75
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一年中只有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柬埔寨也是。作为磅逊港开发后的第一批客人,我到达磅逊港的时候恰好赶上了这里的雨季。这个地方进入雨季后,几乎每天都要多多少少地下上几场大雨。好处当然是能够防暑降温,但要是说到恼人的地方也确实不允比如说这个季。节会让好多海蜇、水母这样的水生动物有与人类亲密接触的j中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采用空调及其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因而生产及职业性中暑已明显减少。但是,常用空调,使不少人的耐热能力下降。因此,一旦出现持续多天的异常高温天气,高危人群就会发生中暑;而中暑先兆和轻度中暑的患者,则更多一些.所以,预防和治疗中暑,始终是人们在热天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育》2013,(9):61-61
夏季来临,热浪频袭我国多地。世界各地如何应对高温酷暑?各国政府关于防暑降温又有何规定?美国:“极热天气行动计划”美国芝加哥市政府2006年出台“极热天气行动计划”,明文规定芝加哥警察局在极热天气下必须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有需要的人群,为其解决困难。芝加哥市政府下属的“家庭和支持服务部”也会积极行动,与市政其它部门协作,帮助当地居民挺过酷暑。如遇到极端酷热天气,一些机构和单位会主动开放场所,充当避暑中心。尽管这些装有空调设备的避暑中心是短期的,主要在白天开放,但也可能根据情况延长开放时间。另外,芝加哥设有约百座临时庇护所,有约5000个床位,夜间可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床铺和热饭,并且开设热线电话311,以方便定位和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10.
《西藏科技》2011,(6):80-80
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加强管理。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里,使猪和牛等大牲畜能有阴凉的地方休息,鸡和鸭等家禽可以用遮阳网,应尽量在较凉快的时间进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