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济源 《武当》2007,(11):45-47
(接上期)二、室外风水禁忌在西方,有些国家的学者认为,住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住宅的大小、方位、用材、格局、颜色都显示出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智慧法  相似文献   
2.
周作奎 《武当》2000,(10):57-59
风水堪舆术是我国古代人们为阴宅或阳宅选择地理位置的一种方术。古代风水学认为,人们在建房造屋时,周围的地形地貌结构、山川河流走势乃至于道路走向、森林树木布局等居住环境,对人们的生存生活质量,仕途前程,祸福吉凶,子孙后代的命运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协调天、地、人三才感应关系为基本出发点,以风行水  相似文献   
3.
刘济源 《武当》2007,(10):47-48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体现的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其中包含很多科学内涵。但在历史上,由于鱼目混珠的情况相当普遍,加上社会上很多人不去探知这方面的内涵,往往造成一些人的误解,一概称之为迷信。但当今《易》学的兴起,风水学也重新被人们再认识。本文作者乃武当山周易研究会成员,他在继承传统风水学基础上,结合现代多门学科理论,在实践中探讨验证风水学的科学性,并总结出自己一家之言。希望此文能对广大读者认识风水学有所帮助,更希望有不同见解发表,以使"风水"这门学科能向科学、健康的道路发展前进,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4.
吴月萍 《考试周刊》2014,(20):137-137
<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由古代的风水学演变而来,经过后人的不断传承,不断丰富与完善知识。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地理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个人,掌握基本地理概念与知识,学会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地理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病,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学地理  相似文献   
5.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应当挖掘中国传统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中的“绿色”经验和精华,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 这仍然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大国,有关水的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儒家的“以水比德”和道家“水几于道”的哲学思想都深深的影响着华夏五千年的哲学观和审美观,为后世的理水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简单的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和古代村落中的理水思想,探讨了其中水环境的哲学意蕴,并尝试着通过对优秀的传统水哲学思想的挖掘,来为当下正在建设的水环境艺术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以易经的非常态预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可以为21世纪解谜。由于易经思维方法的重要作用,易经化在21世纪必将作出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家居与财运     
居家风水对财运的有无、多寡、如何旺等会有一定的影响。财是养命之源,这在命理学里有记载。如果财运旺但身弱不胜财,则会有财过而不盈身的信息。当然,最好的情况就是命局中财运旺盛,又有相应的印绶帮扶,来保证财运的丰盈。身旺虽然财可盈身,但是自身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帮助巩固财运。住宅,在风水学中有着护财之本的美称。"和气生财",指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  相似文献   
9.
窗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能隔窗遥望韩愈诗中的朦胧景致,在暮色中听青草与细雨和鸣,不仅悦目,亦润泽心灵。日复一日,便得简朴里的丰盈人生。  相似文献   
10.
风水是中国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它是集古代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民俗乃至生态观念于一体的综合性理论。风水学在对自然环境对人类作用的解释上,无论在其典籍理论中,或在具体操作规程上,都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结合风水学理论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展开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