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千古名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显现出"诗豪"刘禹锡身分的高贵和性情的高雅。"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被贬为郎州司马,处陋室,成"白丁",而在精神追求上他却是"鸿儒",且与"鸿儒"结交甚密,尤其与柳宗元、白居易相知相交、同病相怜、诗文互递,成为莫逆之交,再现鸿儒气质。  相似文献   
2.
说起来惭愧,知道中大有个博学鸿儒黄际遇先生,我是在黄家教先生的课堂上听来的。 黄家教先生是中山大学的著名语言学家,我们当面称他“黄先生”、“黄老师”,但背称他“黄家老”、“家教老”,甚至“家老”。我至今不知道是我们的创新呢,还是沿袭学长们的称谓。1983春天,他给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汉语方言学》课。黄先生的课,有趣的例子很多,  相似文献   
3.
成阿孟 《收藏》2010,(8):119-119
2008年冬,我到苏州旅游,在文庙古玩店购回莫友芝书写木匾。此匾题名为“一品香”,高36厘米,长118厘米。为樟木做成。右书“同治戊辰年”(1868年),左边落款“莫友芝书”,仅仅12个字,却字字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4.
刘卿 《现代语文》2006,(8):119-120
杨树达先生(1885~1956)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和史学家,字遇夫,号积微,湖南省长沙市人.杨先生青年时代留学日本,1911年回国,先后在湖南、北京等地任大学教授.杨先生一生笔耕不辍,成就斐然,造诣极高,其一生著述颇丰,学术著作可分为辑录古人之引文以解释古书类、修辞和语法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著述类、校勘注释和考证著作类、文字训诂著作类、甲骨文著作类、金文著作类等六类.<中国修辞学>(又称<汉文文言修辞学>)为杨先生在修辞方面的力作,是继<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之后的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修辞学著作,在这本书中,杨先生建构了自己独特的修辞理论构架与见解,将修辞学变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使之从传统经学附庸的地位中独立出来,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面对如今异彩纷呈的修辞学研究著作,<中国修辞学>的地位与贡献是任何一本著作代替不了的,其鲜明民族特色与独特的修辞理论建构至今仍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悉心学习与研读.  相似文献   
5.
布衣、鸿儒原本是挨不到一起的。顾名思义,布衣即是穿布衣服的,指农民或普通老百姓;而鸿儒指大知识分子、大学者、大学问家。相对布衣,那就是穿绸缎的。两者之间差异可谓大矣。家乡有句俗话叫“绸不搭布”,含义很是丰富。  相似文献   
6.
康熙十八年博学鸿儒特科考试(又称己未词科)因其制度上的特殊性以及在政治、学术、艺术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而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21世纪以来,关于己未词科的研究从史料搜集整理及考证、科考荐举制度研究、意义影响的探讨三个方面展开,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仍有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教学刘禹锡《陋室铭》一开始,便有学生就其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刘禹锡是文学家,与他“谈笑”的人是渊博的学者(鸿儒),还比较好理解;而与他“往来”的不是没有学问的人(白丁),理解就困难了——这是因为在当时,没有学问的人(白丁)往往是穷人,即老百姓。“往来无白丁”岂不是刘禹锡瞧不起老百姓吗?  相似文献   
8.
张贞(1636-1712)字起元,号杞园,又号渠丘山人,乡人称文孝公,安丘城南门里人,晚年隐居杞城,清初著名文士.康熙二十四年举博学鸿儒词.不就.后诏试太和殿,御试第三名,授翰林院孔目.复征拜待诏,皆辞不赴任.……  相似文献   
9.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起源地——岳麓书院,以其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大家风范,在长达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以她宽广的胸怀和独特的文化滋养,不断接纳博学鸿儒,激荡着文人学子的救世情怀,营造探求真理的学术氛围,培养析疑解难的论辩智慧。  相似文献   
10.
《河北广播》2007,(4):9-9
同志们! 今天,河北电台新技术楼正式启用了,我代表河北省广播电视局表示热烈祝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