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教育领域开展愈加丰富的全球教育合作与交流,跨国间教育政策的转移扩散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行为。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一些跨国的行为者,在传播教育基本价值与规范、促进国际教育合作交流、融合与扩散国际教育政策等方面日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在全民教育政策的跨国转移扩散发展进程中,非政府组织通过跨国倡议网络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全球教育运动联盟为个案,考察全球教育运动网络、传播全民教育政策过程中倡议的基本理念与采取的主要集体行动策略,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教育政策转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论坛通过了《达喀尔行动纲领》,提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教育质量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2004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公布了《2005全球全民教育监测报告》(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5),为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介绍其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报告的成效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理性行为和外语焦虑角度探索大学英语学习者对翻转学习的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研究共提取输出态度、输入反感度、自主学习态度、课堂态度、效果预期及整体接受度六个因子。路径分析显示效果预期、输入排斥度、课堂态度直接决定接受度;其他因子有间接影响。回归分析发现整体接受度仍然是预测成绩的主要因素;而自主学习态度对口语成绩有较明显的预示力。研究提示教师应该从内外机制加强整体接受度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Compare》2012,42(2):235-257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discourses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taking as its starting point two ‘encounters’ in 2010 with contrasting aims and expectations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One is the launch of the 2010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where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is viewed as a means of overcoming marginalisation and promoting inclusion, and the other is in a rural Amazonian community context, where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serves to actively compound processes of exclusion.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se discourses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locating them socially, culturally, politically and historically, and draws distinctions between educational analyses of diversity that emphasise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and those that prioritise interculturalism. It exposes complex and intersecting dynamics of social change and political contestation in the Amazonian ‘encounter’, which question the viability of globalised (technical-adaptive) strategies for inclusion of people whose intercultural lives are characterised by abjection and marginalisation.  相似文献   
5.
邹艳芬 《资源科学》2008,30(1):119-128
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能源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使能源使用安全问题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鉴于经济、社会、能源和环境的复杂关系,本文在拓展可计量均衡模型(CGE)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生态足迹分析法(EFA)的概念,构建能源CGE模型和能源使用安全测度框架,将能源的最终需求、初始能源转换矩阵、能源生态足迹转换率和本区域的能源生态承栽力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比能源生态承栽力和生态足迹,分析能源使用安全状况。对中国1962年至2002年能源使用安全测度,结果显示,这40多年里,从人均和总量水平来看,能源生态承载力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能源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能源人均生态承载力的下降速度快于能源人均生态足迹的上升速度,最终造成能源生态赤字的出现及不断扩大的演变规律,说明我国能源使用安全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要扭转这种不利的发展态势,也应该从能源使用的环境影响和环境容量两个方面入手,期望通过逐步减少能源使用的环境影响和提高环境质量,全方位加强我国的能源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科技资金是政府科技投入的重要部分.本文构建了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的DEA/EFA模型,以2005-2006年数据为基础对模型的运用进行了演示,并具体分析了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绩效优化途径,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编的《运动员心智游移认知结构问卷》,运用问卷法、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构建并验证了三个初阶因子的运动员心智游移认知结构模型。研究表明:运动员心智游移因素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其基本结构由任务、环境和情绪等三个因子构成。研究为运动队评估运动员心智游移认知取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工具。  相似文献   
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nature of participatory practices in policy-making in basic educa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directions and outcomes of policy. Drawing on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in policy studies, the focus is on non-formal education as a policy challenge for EFA. Data are presented from a recent field study undertaken in Uganda of the process to establish a policy framework for basic education for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 multi-dimensional frame i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e of policy development. It is argued that NFE, because of its amorphous and marginal nature, is an important arena for contesting the orthodoxy of educational think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Yet the full engagement by all stakeholders by itself cannot guarantee a democratic outcome, as the nature of policy processes may allow for counter-actions that preserve the existing education hierarchy.  相似文献   
9.
全球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与能力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学习化之社会环境,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华东师范大学牵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文凭组织、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澳大利亚亚洲协会等十余家海内外知名机构于2006年底联合举办了主题为“教师专业发展与全民教育质量”的“第二届国际教师教育论坛”。本文围绕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教师专业标准与全民教育质量、教师能力建设与创新实践、及教师专业发展技术支持系统等会议议题,对论坛进行了综述。本文认为,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及教师的能力建设是本次国际教师教育论坛的焦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关注点;尤其在教师专业发展潮流中,制度与政策变革、专业标准研制、教师能力建设、校本实践创新、信息技术支持等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关注焦点,其中,教师专业发展质量是核心,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更是关键之关键。从全球范围来看,可以说,推动教师教育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价值评价是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们关于以什么样的标准对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进行评价的观念系统。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评价标准由个人的标准、社会的标准、终极信仰和创新标准构成。这构建了我国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评价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评价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评价分为:法律和义务价值评价、自我决定价值评价、自我利益价值评价、伦理道德价值评价、终极信仰价值评价、创新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