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354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大学生在进行校园体育实践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章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指出高校体育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语义联想的中文图像搜索引擎——构想与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分析了目前主流中文图像搜索引擎研究和开发的优点和缺点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发经验,提出一个基于语义联想的中文图像搜索引擎的构想。在图像内容信息表示上充分利用相关的文本信息。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检索行为记录,自动发现词间关系,并用知识库的方式来组织和存储图像信息,达到语义联想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导学群新概念的提出是我省电大开放教育新模式的教学服务理念,它的运行机制是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服务体系而构建的技术环节在导学群服务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具有神秘色彩的象征主义散文诗集。发表方式的独特,出书编序的慎重,隐晦难懂的意蕴,说明《野草》的创作有别于《呐喊》和《彷徨》。鲁迅似乎并不在意读者懂不懂,但《野草》却是鲁迅的最爱。鲁迅一再申明,他并不希望青年读他的《野草》,《野草》只属于他自己。真正走进《野草》的艺术世界,才发现这部诗集实为爱情讴歌,为爱情作证。其实,《野草》是一部具有象征意蕴的爱情散文诗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墨家与亚里士多德指称论思想的比较研究,揭示出亚里士多德对语词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上下义关系的词,这正是建立三段论的基础;而墨家却很少谈论上下义关系的词,所以形成了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浅谈导学群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支持服务和质量监控一直是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制约"瓶颈",也是远程教育同仁在实践中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六位一体、五级联动"的导学群机制的构建,较好地解决了远程开放教育中教与学分离给远程教育带来的困难与矛盾,是一种新型的开放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案”是由“文”和“案”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据目前所知,它最早作为文档名词出现在东汉的《太平经》中,有公文、案卷之意。后期“文案”增加了指代文书档案官职、图书账册、文书档案工作等含义。“文案”一词自汉代出现后,除在元代和民国的使用频率略有下降外,其使用频率一直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尤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使用的高峰期,现代“文案”更是在各个阶层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认为,"意"指心之发动处;"意之动"则是善恶出现的标志,是发动之心分殊之始,也是本心与天理相融亦分的状态。"意之动"从"心之体"产生而建立在"心之体"上,生发"意之动"的主体意蕴是无善无恶的;"意之动"生于内而发于外,发于外的主体显现出有善有恶的意蕴;而处于内与外之间的主体则呈现主体兼性意蕴。  相似文献   
9.
在商业价值的元素外,广告日益增显其文化附加值。本文探讨民国《良友》画报广告对上海消费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流程及类别。文章认为它在现代性家庭生活、男女性别、文学文化和民族主义政治等四种空间里,生产了上海消费文化空间的整体构件。  相似文献   
10.
We write as critical theorists who share an interest in how concep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re taken forward in policy and practice. In this respect, we are particularly intrigued by Peter Arnold's conceptual account of meaning in movement,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ways in which his ideas have informed national curriculum ambitions. Despite the prominence of Arnold's influence, we are concerned that there has been an insufficiently rigorous and robust review of his theorising to date,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where his ideas originated from. Accordingly, we critically discuss the merits of adopting a genealogical approach in order to suppor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Arnold's conceptual account of meaning in movement,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one which especially focuses on learning ‘about’, ‘through’ and ‘in’ movement. We conclude by questioning a number of the complex strands of Arnold's work in the expectation that greater lucidity and purpose can emerge. This it is argued will be beneficial in terms of providing clarity on aim or aims statem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which in turn can secure greater policy coherence and practice g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