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823篇
科学研究   160篇
体育   182篇
综合类   174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让他们了解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要有生动、新颖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论竞技运动训练中的人文精神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目前的竞运动训练体系价值目标与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背离,以及由此造成的运动员的异化,指出目前的竞技运动训练体系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本文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初探竞技运动训练的应然模式。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及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之一。文章结合现实 ,阐述了职业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使职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修养 ,并使之成为社会中有教养有责任感的公民的教育。提出了文理渗透、实施综合文科水平测试、整合校园人文环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等一些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成果回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2003年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得较为活跃并取得较多成果:多维度、多视角透视竞技能力问题;在运动训练中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项群理论继续完善并日益呈现出方法论意义;批判性与质疑性文献增多.  相似文献   
5.
简论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评价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邱泉 《体育与科学》2003,24(1):79-80
体育教育改革,新的学科体系建立,其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如何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完善,全面发展,有效发挥体育学科教育价值的教学评价观念的问题。作者在分析现有体育学科目标认识上的缺陷和体育教学评价的误区后,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体育教学评价理念的更新,在符合体育教学目标要求的评价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6.
人被称为万物之灵,他的本质就是他能够感知人的存在并知道生命的短促与不朽!然而,现代人面临诸多的困境和诱惑,往往迷失了本性,致使意义缺失、灵魂失所、无家可归!因此我们提倡通过语文学习构建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终极关怀、诗意栖居、中庸处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顺天地之德,合神人之力,建不朽之功!  相似文献   
7.
应重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科技创新、科技发明的先导 ,人文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就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分析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与奥林匹克人文精神之契合的探讨,揭示了中国承办奥运会的深远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推动北京以及全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树立中国在国际上的新形象,借奥运之契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必将在21世纪重新崛起.  相似文献   
9.
人本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生活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从人本经济学的视角对体育生活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与人类追求的身心健康的目标已经背道而驰,最终损害了人本身的发展;体育生活化倡导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符合人本经济学追求人的身心健全发展的根本目标;体育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约人的生命成本,从而增强了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体育的生活化有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长寿,从而有助于实现以人类寿命的延长作为标志的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体育明星对大学生的影响及人文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相光 《体育学刊》2006,13(4):15-18
大学生崇拜体育明星,既有心理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崇拜心理包括情感投射、榜样认同、审美认同等;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共同利益、社会环境影响等。体育明星象征成功、健康、强壮、快乐、豁达、平等、自由、善良、竞争和爱。他们对大学生的影响包括社会公信力、激励作用、政治认同、社会文化心理等。借用体育明星的励志作用,开展大学人文教育,是体育明星反哺社会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