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论对攻战术在佩剑比赛中的具体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攻战术是佩剑比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战术环节。对攻战术运用的好坏,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结果。对攻战术的变化十分复杂,对使用的技战术素养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就对攻战术的一些战术要点;训练示例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次研究是个案研究,以国家女子佩剑队有望参加2012伦敦奥运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借助脑象图技术(EEQG),结合脑象图的诊断结果提出心理干预对策,促进运动员优异的竞赛表现.结果包括:(1)两名运动员均为左后-右后脑处理信息优势匹配.教练员要发挥其在训练中实施能力强、做事严谨的优势;(2)Z运动员逻辑记忆能力强,因此详细的讲解技术在训练中对其非常有效,建立多个小目标并随时检查有利于其进步,并辅助写训练日记的方法;(3)C运动员要注意表扬其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变化,协商训练计划会很好的达成目标,更强调鼓励为主,保持其稳定情绪;(4)Z运动员关键剑处理需要教练明确提示到需要注意的某某细节,赛中指导要形象化,以防对技术理念的理解出现偏差;(5)C运动员因情绪稳定性薄弱,不适合使用激将法,以免引发强烈的抵抗情绪和进入习惯性的找借口状态.  相似文献   
3.
运用理论和统计方法,对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女子佩剑冠、亚、季军录像解析数据进行了动作速度构成和同步性的分析,结果显示,优秀的技术有助于佩剑速度的发挥,反之亦然,若要保证比赛的胜利就必须保证速度的占优,特别是水平纵深的速度;随着佩剑速度的提高,重心速度对佩剑速度贡献率提高;手相对重心的最大速度和重心最大速度时间相位差可以客观有效地反映决定性进攻动作同步特性;国际优秀女子佩剑运动员的速度同步方式表现为手超前重心所获佩剑护盘速度小于手滞后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4年世锦赛男子佩剑团体决赛德国与韩国6名参赛选手的得分手段、回合、区域、距离、部位等特征的统计分析,找出世界高水平男子佩剑主要得分特征规律,客观地反映了当今世界高水平男子佩剑的打法趋向,为我国男子佩剑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参加全国第12届大学生击刽锦标赛甲组佩剑岛团决赛运动员几种主要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技术中,简单进攻技术运用最为普遍且多于其他技术,对攻转换技术运用成功率最高,压剑技术简单实用,技术运用具有一定的成效,但该项技术最易破解。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对135场佩剑录像开局前三剑得分区域和得分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佩剑各区得分比重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得分技术的使用比重中,进攻最高、防守次之、反攻最低;中场交锋最激烈,进攻意识更强;男、女运动员在得分区域和技术的使用上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用高速摄像机现场获取了世界杯和世锦赛女子佩剑冠亚季军决赛和半决赛的影像资料,通过对决定性进攻过程解析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结论如下:速度型选手重心水平速度增加量较小,多步进攻时重心速度贡献率约为50%,同步提速期屈臂过大,加速型选手重心水平速度增加量较大,多步进攻时重心速度贡献率大于50%;选手的爆发力决定着佩剑最大速度;保障胜利的前提是进攻中高于对手的平均水平速度的数量要大于对手,但不片面追求速度;进攻中选手多采用手超前的同步方式,相比手滞后同步方式其速度小防守有效性高;同步与不同步具有矛盾的技术特征:不同步造成佩剑水平速度5%~12%的损失,同步则降低重心和手的水平最大速度,确立适宜的不同步时间差将是均衡两者、完善个体同步技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