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健美操教学与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大学生健美操特点、教学现状以及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介绍了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措施、方法和重要性,使大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锻炼兴趣,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依据“中国职业妇女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大学女生体育教育的不完善严重影响未来职业女性的体育健身。为了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应改进高校女生的体育课教学,使她们不仅能掌握基本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而且在她们走上社会后,在不同的时期能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进行自我锻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江南大学10所学院学生的调查研究,得出现阶段江大在校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的大体情况,并针对改善此种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军  尚志强 《山东体育科技》2001,23(4):42-43,48
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培自我锻炼的能力,对其将来的学习、工作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在校生与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即指学生通过学习与理解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完成体育锻炼的能力。这种自我锻炼能力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增强自信心,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鼓励学生自觉获取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以及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所以,体育教学是否可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学会自我锻炼,成为全面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文章以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概述及意义,分析学生缺乏自我锻炼的现存问题,由此提出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有效对策,从而实现全面教育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南通市三城区(崇川、港闸、开发区)不同年龄群体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不同年龄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及锻炼的频率、锻炼时间、项目选择、锻炼方法等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群体参加锻炼的目的差异性不明显,特别是"增强体质,疾病康复"两大目的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内容、锻炼人数的比例及锻炼的稳定性方面60岁以上人群比例高于其他人群;体育锻炼地点呈现广泛性;锻炼方法的来源主要是个人爱好与习惯、身体疾患需要锻炼、工作与交际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7.
实施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体育教育界的共识。从自我锻炼能力理论出发,结合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探讨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下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1-2年级学生自主性运动的实施现状、体育意识、信念及运动人际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自主性运动的偏态分布特征非常显著,整体性实施程度呈较低水平,运动零参与群的高比例问题非常突出。统计分析所形成的对自主性运动产生影响的社会心理因素表达,为研究大学生健康意识与自主性运动参与度提供了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9.
采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在高校健身操课中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在健身操教学中运用运动教育理论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