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3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茜 《考试周刊》2007,(1):107-108
华彦钧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民间音乐家,他一生坎坷,道教音乐及其社会经历和民间音乐对其的艺术成就有很大的影响。二胡曲《二泉映月》是阿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二胡曲中最成功,最完美的杰作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有这样的梦想:在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中,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他们有的会演奏乐器,有的擅长书法,有的能歌善舞,有的精于绘画;他们有的能够亲近徐悲鸿、齐白石、毕加索、雷诺阿、罗丹,有的能够沉醉于《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蓝色多瑙河》、《田园交响曲》,还有的能够欣赏中国的古典戏曲,如昆曲、京剧、越剧等。我不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懂得欣赏艺术、热爱艺术、尊重艺术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让艺术陪伴一生,他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这样一位民间艺术家,他4岁丧母,21岁患上眼疾,34岁双目失明,父亲也离开了人世。他先是寄居在道观中,后因失明被人扫地出门,从此流落街头,颠沛流离,每天靠一把二胡勉强度日。然而苦难并没有压垮他,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梦想,他走到哪里,音乐的旋律就流淌在哪里。当他坐在如水的月光下,聆听泉水淙淙,不由悲从中来,所有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对着月光流水,他纵情咏叹,成就了经典名曲《二泉映月》——他就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钧,被世人称为“瞎子阿炳”。  相似文献   
4.
二泉映月     
<正>~~  相似文献   
5.
我国幅员辽阔,因地理环境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乐器作为良好的工具又以二胡为代表,二胡曲以长江为界大致分南北两个区域,南方二胡曲风格细腻,北方相对粗狂,二胡曲既能深沉细腻,又能恢弘大气,其美妙旋律和多样的表达形式深受群众青睐,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简单探讨二胡曲地方风格及技法,其中以"二泉映月"为例来详细探析。  相似文献   
6.
邹旭升 《河北教育》2006,(12):36-37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倡导“情智语文”。他认为,课堂应该是情智共生的。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的情感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的确,孙老师正在不断地用自己的教学实践诠释着他的“情智语文”。如他所执教的《二泉映月》一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现在,以其中第4自然段的教学来欣赏孙老师的情智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案例背景] 音乐能激发情感,开启心智,陶冶心灵,塑造人格,音乐与文学本身密不可分.阿炳坎坷的人生经历,与生俱来的音乐才华,成就了《二泉映月》这首不朽的世界名曲.课文《二泉映月》向我们展示了阿炳创作的艰辛历程.为了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和享受语言美、人性美,我尝试把音乐纳入教学中,在课堂上适时地播放《二泉映月》这首二胡名曲,借助音乐渲染教学氛围,发挥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借助音乐引领学生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二泉映月》是一篇文情皆美、真挚感人的好文章。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去感悟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感受优美而又激昂的旋律美的同时,心中又能被阿炳坚强又正直的人格力量所震撼呢?我在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心灵体验了一次富有生命意义的律动。一、用心灵聆听名曲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指名说)2.这节课,老师先播放这样一段感人的曲子。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时,曾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听…  相似文献   
9.
刘婧 《辽宁教育》2006,(7):77-78,81
一、文本分析 《二泉映月》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的精神。文章真挚感人,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0.
二泉映月》是一篇内涵极其丰富的课文,主要描述了阿炳创作此曲的过程及乐曲所表达的内涵。其中品读感悟乐曲内涵的描写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