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2000年第7和第9期两次刊登了对《木兰从军》邮票选材、设计等的点评,就其中一些看法,我也来谈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从性别研究的视角来看,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暴露出男权社会对木兰这个女英雄的建构策略:女英雄存在的理由是服从父权和皇权的需要,为父权和皇权战斗和牺牲;存在的方式是需要伪装男人的身体,借用男人的身份进入英雄的领域;当父权和皇权的使命完成后,女英雄必须回到原来"当户织"的女人位置。  相似文献   
3.
两汉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娴熟的叙事技巧,以及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范本。经典之作——《十五从军征》对复员老兵家园荒芜的景象渲染得非常充分,对老兵还家后的行动也有详细的叙述,唯独不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悲哀。正如清代的陈祚明所言:悲痛之极辞,若此者又以尽言为佳。盖言  相似文献   
4.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译文】十五岁时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了才退伍回到儿时的故乡。在路上碰到一个同乡,便急迫地询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远远看过去那是你的家  相似文献   
5.
蔡宏俊 《兰台世界》2007,(10S):70-71
1944年秋,国民政府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全国知识青年积极响应,踊跃从军。然而对此运动的评价一直众说纷纭,那么,此运动具体情况到底如何?笔者查阅了相关档案,试图整理出此事件的一些脉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孝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有着丰富的哲学和伦理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世代中国人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实践。它是个人心灵和谐的最基本元素,进而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起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局出发,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出部署,强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感悟孝道,发扬光大这种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谐友善,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貅哥从军记     
1.屠蟒貅哥就是貅哥,他有个本分的阿妈,他的父亲已经早于奶奶故世,此外,除了一个已经远嫁的姐姐,他没有其他兄长弟妹的;称为哥者,不过  相似文献   
8.
赵燕梅 《考试周刊》2014,(44):28-29
王昶,清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诗人,"清代格调派副将",1768-1786年罢官,曾入滇缅军营效力八年。考察王昶从军滇缅这一时期的创作发现,不仅内容别开生面,为诗人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对当时文坛及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朗读训练,着力于以“读”为主,从低年级开始打好坚实的基础,让琅琅书声充满课堂。下面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木兰从军》一课的朗读教学为例,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0.
丁志云 《教师》2014,(3):26-26
正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我们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那么在当今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使自己所上的每一节课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性呢?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反思。下面就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木兰从军》一课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