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67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通和实学:郑樵目录学思想的两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正扬 《图书馆》2001,(6):74-75,77
会通和实学是郑樵全部学术思想的核心命题,由此可以演绎出郑樵目录学思想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学刊》2005,27(5):8-10
第一条 本团体的名称: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英文译名:Liaoning Society of Library Science。  相似文献   
3.
郑樵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郑樵以其科学思想与创新精神、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实学思想、融会百家、贯通古今的会通思想、反对褒贬任情的直书思想等在我国学术思想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异彩。  相似文献   
4.
姚志奋 《天中学刊》2011,26(4):93-95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它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辜鸿铭会通中西文化并推崇儒家文化,适应了当时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其选择的格义策略也适应了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应成为典籍外译的一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素以儒、道互补而著称。儒、道两系均以《周易》为经典。《周易》以自身的特质和内蕴包含儒道发展的种子,含有容纳儒道的基因。《周易》古经是儒道同源的思想文本,《周易》传文使儒道会通真正实现,《周易》成为儒道共同的言说框架和思想场域,《周易》中奇偶符号、阴阳之道、天人合一等都为儒道会通提供了方法、载体、根据和视域,实现了儒道的兼收并蓄和圆融会通。  相似文献   
6.
7.
“兴”作为中国传统诗学思想中最为关键的概念之一,与西方诗学思想中的“迷狂”有着跨越语言文化的多维契合性。中国诗学中的“兴”经历了从巫乐舞一体的艺术形态到“即物起兴”的诗学观念的演变,诗之“兴”是心与物相互感应的重要媒介,也是外物触发情感而生成诗歌的活泼生命体验。西方诗学中的“迷狂”同样经历了从“通灵而感”到“写神喻意”的意义转折,以酒神精神为内核的“迷狂”是最绝妙而原始的诗,也是西方悲剧文学与诗歌艺术形态的原初象征。超越“中西”之别,“兴”与“迷狂”的深层共鸣再次印证了中西诗学的互通性。  相似文献   
8.
王充闾 《文化学刊》2009,(5):181-184
武斌先生是一位起步较早、文化视野开阔、学术成果丰厚的著名学者。1980年初,他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尤其是对于西方哲学有深入、独到的研究。而后供职于辽宁社会科学院,同样以哲学为基本研究方向,进而拓宽研究领域,进入人论、人格理论、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社会学、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影响不局限于经济发展 《对外传播》:在网上看到您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知道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改革开放”成了中国当代历史的关键词。进入2008年,世人在评论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时,谈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请介绍一下您在这方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齐人 《青年记者》2007,(11):8-10
当我们回头看过去的三十年,总会想到小平同志。 1977年7月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把这作为中国社会历史性转折的真正开端,当不为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