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和谐的本质在于“和而不同”,不同事物间的协和一体;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庸之道是取得事物间的平衡、均衡发展的途径。引入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教育整体观、以礼育人观、人才差异观、中和教育观、以制立人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健  魏之宁  魏玉平 《海外英语》2011,(8):130-131,133
该文根据近几年的调研和视导,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力于实效教学,在英语教育教学的早读课、互动课堂(Interactive Class)、班会课和家长会等常态情境下的思路和操作方法上做了一点思考和例探。  相似文献   
3.
4.
官芹芳 《上海教育》2011,(17):42-43
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情况发生了,让同学们既体验到在真实环境中体认书本知识的乐趣,又感悟到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是涉及到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且受到多种综合因素影响的复杂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潘光旦先生提出的位育内涵丰富,涉及多个方面,乡村教育是其重要内容。社会经济的变迁,推动了农村的巨变,也造成当前我国乡村教育离土、人文生态环境恶化等位育失当问题。故而,实现乡村教育的安所遂生,就必须明确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探索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路径,重建乡村教育的人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特色发展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应有之义,但理念模糊与价值误读导致高职院校特色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困境。融合哲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内涵的中和位育思想为我们厘清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价值意蕴与行动逻辑提供了有益启示。文化认同是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根本价值,多元一体是其基本意蕴,而特色生成与变迁则始终处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动态交互之中。由此,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应转变以往"越位""错位"和"利益性"的方式,遵循定位、生成、文化的逻辑思路,逐步构建并形成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诸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乡村教师的工作场域在乡村,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乡村环境,因此,其最好的生存状态就是与乡村环境进行位育,走一条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成长之路。乡村教师的位育过程,是教师个体生命能量投入与乡土资源交换的过程,是乡村教师与乡村教育环境、教育内涵以及乡村社会共生的过程。然而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教师面临乡土文化价值观薄弱、身份定位错乱以及自我发展内驱力弱化等方面的问题。要重构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之路,就需要培养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相协调的能力,推动他们投身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的发展,使乡村教师在广袤的土地上完成自我升华和超越,生成其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8.
乡村学校地处乡村这一劳动场域,其劳动教育具有天然优势,却因城市取向惯性而未彰显其应有价值。位育视角下,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之意蕴在于安其所而遂其生,即基于乡村劳动场域安乡村儿童之所,涵养自然与人文气质以遂乡村儿童之生。位育视角下,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行动逻辑是:立足乡村这一定位,精准定位其劳动教育路向;坚守乡村劳动之所,科学设计其劳动教育课程,确保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具有乡味;坚持“做中育”之举,全面革新其劳动教育方式,避免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有劳动无教育”。  相似文献   
9.
沈伟 《文化学刊》2009,(1):122-126
文章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了潘光旦先生的新人文思想的主要脉络。“位育”思想贯穿他一生的学术研究,是理解其思想的关键概念。对于“人”的理解是新人文思想的核心。新人文思想是融汇各学说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0.
乡村学校处于乡土文化场域,其乡土文化教育富有自然优势,却因“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而未凸显其应有价值。位育视域下,乡村学校乡土文化教育之意蕴在于“安所”和“遂生”,即基于乡村乡土文化场域安乡村儿童活动和情怀之所,涵养精神文化和道德观念以遂其生。位育视域下,乡村学校乡土文化教育行为路向是“位育中和”,即立足乡土文化教育之本,定位其教育实施路向;坚守“乡土文化”之所,探寻其教育资源以促儿童生长;革新乡土教育之法,致儿童与乡土文化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