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周代礼乐文化建设的角度看《诗经》的乐歌性质,它首先是实用性的乐歌,在周代社会承担着多种实用功能,这是我们认识其思想内容的基础。同时《诗经》也是具有审美意义的乐歌,充分体现了周人在制礼作乐中自觉的艺术追求,而这一点,正是我们重新认识《诗经》艺术成就的取得和如何评价先秦诗歌发展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古代声乐教育的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溯流探源,最早可从先秦的历史中寻找她的发端:夏代已有了专职的音乐奴隶和乐官,并创立了声乐的若干音节调式;周代制礼作乐,运用礼乐并施来作为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春秋战国时期的声乐教育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不同地区都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歌曲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3.
孙宝民 《兰台世界》2013,(12):63-64
礼乐制度最根本的目的便是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以及夫权、神权.史料记载,东周统治后期“礼崩乐坏”,周公在平定动乱,建立起新的国家——西周之后,为了确保周王朝的千秋统治,积极地开展了“制礼作乐”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汉武帝登极之初,即表现出重视儒学和重用儒生的思想倾向和政治态度。接受董仲舒对策后,他更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基本国策。既是基本国策,自然就不会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一定要通过措施去贯彻落实.从而让头脑中尊崇儒术的意识具体地表现出来。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从政策、措施和行为来看,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表现在启用儒生(举...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西周时期礼乐的实行及其效果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礼乐盛世;一是认为有关西周时期实行礼乐制度的史料非常稀缺,应把这段历史存疑。本文从大量的文献,考古和金文资料中探寻出许多有关周代实行礼乐的记载,认为孔子和太史公所赞叹的西周礼乐盛世是存在的,西周时期礼乐的制度化起到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巩固统治,安定社会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三千年前古中国的西周周公旦便“制礼作乐”,以此来治理国家。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指出:儿童是可变性最大的时期,需要从小养成爱美的习惯和辨别美与丑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英  范希望 《陕西教育》2014,(11):12-17
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公“制礼作乐”之地、孔子崇仰的“文明之邦”。新时期,如何发扬重礼尚德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德育之花在古老的陈仓绽放新的光彩?近年来,宝鸡市教育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从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需要出发,着重在创设育人载体、拓展育人阵地、丰富育人内容上出实招,求突破,着力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周公"制礼作乐"对于中国古代雅乐体制的确立至关重要,仅从文献梳理的角度看,先秦及两汉文献已能构成一个证据链条,该事件的历史真实性是不成问题的。当初周公"制礼作乐"的具体地点当在雒邑,因为考察周初天下大势,只有雒邑时间吻合、目的契合,且例无反证。目前可以确定为周公所创的乐舞作品唯有《大武》,这部作品很有可能非传统所言分为六个乐章("六成"),而是由《武》、《象》、《酌》(即《汋》)三部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乐舞作品综合而成。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17,(4):29-33
汉初儒者叔孙通与时变化,制礼作乐,卒为"汉家儒宗"。他制礼作乐的政治实践活动,贯彻了其"礼法结合"的儒学变革思想,实现了汉初儒学与政权的合作,成为儒生走上朝堂的代表。而这种"礼法结合"的儒学变革思想,也对后世王朝的礼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最终成为一种立法原则,影响了中国后世法典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王书敬 《寻根》2020,(2):49-51
中国人习俗称喜庆之事为"红事",如婚娶、庆寿、生小孩等。称丧事为"白事",人死是件大事,要举办相应的活动仪式进行悼念,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早在三四千年前人们就形成了"奉先思孝"的社会共识,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其中的"凶礼"要求贵族子弟必须"哀邦国之忧",要有"丧纪之容",总之要从内到外肃穆、哀伤。周公的儿子伯禽代父封到鲁国,"变其俗、革其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