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汪茗萱 《小火炬》2021,(10):38-38
寒假时,我读了《朱子家训》这本书。其中令我记忆最深的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以最贴近生活的例子告诫我们勤俭节约要从珍惜一饭一粥、半丝半缕开始。  相似文献   
2.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人民网北京2020年8月13日电(万鹏、任一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3.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作为低年级的品德启蒙课程,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生活"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会生活"是教学这门课程的目标。品德教学也要从学科性质出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生活"二字上下功夫,让品德教学根植于生活这片  相似文献   
4.
哈皮记者站     
哈皮又与大家见面了!这一期,哈皮将带大家去体验中华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中的快乐。也许你会说,现在物资丰富,勤俭节约已经过时,变得没必要了。但纵观名人事例,我们知道,诸葛亮把“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经验。是的,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历史和现实,无论什么社会和党派,无论什么国家和地区,都有全民的家教、家训,要求对后辈做好人,不做坏人。对稳定社会、国家昌盛、民众安康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值得很好的发扬和传承。值得发扬的历史家教、家训文化孔子曰:"子不教、父之过,子不学,师之过。"中国战国时代,素有圣母风范的孟母仉氏看到儿子孟柯(孟子)好玩不好学,她把孟子叫到她织布机前教育,一气之下,当着孟子面在织布为生的  相似文献   
6.
笛法兰 《阅读》2012,(Z2):82-82
<正>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吃每一碗粥饭时,我们都要想想这粥饭里包含了多少人的辛勤劳动,的确来之不易;面对生活中的每根丝线,我们都应当想到这是耗费许多原料和人力才能够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7.
敬畏食物     
<正>现在有些学问高深的人,也开始从最基本的传统经典学起,并用在教育下一代身上。像一些家训,一些幼年启蒙读物,有的需要抛弃,也有的可以借鉴,不妨拿过来好好用一下。里面有一些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是过于严格了,但想一想有的是巩固文明的,有的是意旨深远的,都通向了伟大民族的精神源路。比如"一  相似文献   
8.
近日,某论坛里的一则网帖让围观的网友震惊,争议之声四起:一位家长给孩子穿打补丁的衣服到学校,没想到竟然被老师责令"整改",言之"丢了学校和班级脸面"。被视作俭朴象征的"补丁",如今竟然和"脸面"画上了等号,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穿打补丁的衣服,该不该提倡?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是否还有必要开展勤俭节约教育?  相似文献   
9.
勤俭之歌     
很小的时候,我读过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心中唱起了"勤"之歌。长大了的时候,我读过《朱子治家格言》,书中有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让我心中唱起了"俭"之歌。后来我又读到一副春联和一副对联:"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又让我心中唱起了"勤俭"之歌。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就是热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心中,中国,是伟大、腾飞的;梦,是美妙、令人心驰神往的。而我们中国少年,正在用勤劳、善良、知识、文明装点我们的"中国梦"。肩挑希望,奔梦路上,我们决不让盛宴沦为"剩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但是,大多时候在餐厅中,会把剩下的饭菜装进打包盒里的人实属凤毛麟角!而我们少年决不能这样,我们要做有"粮"心的人。我们全家每次在外面吃完饭,都尽量不浪费,如果有剩的,也一定会打包带走。因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