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茜 《考试周刊》2007,(1):107-108
华彦钧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民间音乐家,他一生坎坷,道教音乐及其社会经历和民间音乐对其的艺术成就有很大的影响。二胡曲《二泉映月》是阿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二胡曲中最成功,最完美的杰作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元明 《兰台世界》2015,(6):135-136
华彦钧及其《二泉映月》可谓与贝多芬及其《命运》齐名,盖因华彦钧沧桑的音乐人生和《二泉映月》的神奇曲艺。华彦钧双目失明之后,生活凄凉,为生计在街头卖唱。他人穷志不穷,性格坚毅,用音乐控诉旧社会,赢得了劳苦大众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二胡曲在旋律、力度与节奏、调式、演奏特点等方面的艺术特征,揭示出其作品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民称瞎子阿炳)系江苏无锡人。自幼在其父亲华清和(无锡当家道士)的影响及严格训练下学会了多种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琵琶及打击乐等。青少年时期就已具有较高的演奏技巧。之后他又广泛接触和勤奋学习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包括江浙一带的民间歌曲和地方戏曲音乐,奠定了自己音乐艺术创作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5.
二胡的历史悠久,从唐代已出现的"奚琴"到"胡琴"的转变,由合奏乐器再变成现代社会具有魅力的独奏乐器,这样的过程使得二胡这一民族乐器更具时代特色。二胡演变为独奏乐器,要归功于现代二胡学派的创始者刘天华先生和丰富二胡音乐情感的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先生,而二胡音乐的流传与发展是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刘天华先生和华彦钧先生对二胡音乐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入手,指出当今二胡音乐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图景·图画无锡别名梁溪,简称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早在七千多年前,无锡就有原始氏族聚居,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  相似文献   
7.
徐碧 《中文自修》2008,(6):30-31
《听松》,一般认为是华彦钧(阿炳)传世的三首二胡曲独奏曲之一。 《听松》,又名《听宋》,关于它为什么又有这个名字,华彦钧曾经给出这样的解释:“宋朝的时候,金兀术被岳飞打得走投无路,狼狈逃至无锡惠山泉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着宋朝兵马的声音,这曲便是描写这个故事。”这种说法不失为华彦钧先生自己的一种认识。  相似文献   
8.
二泉弦韵     
来到无锡,有一个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二泉。来到二泉,有一首曲子不得不听,那就是《二泉映月》。去二泉那天,是一个飞着小雨的下午。因为天气不好,古泉旁边显得有些冷清,只有稀疏的几个游人。伴着潇潇雨声,一曲悲凉的二胡曲缭绕在泉水上空,仔细一听,原来就是阿炳的《二泉映月》。  相似文献   
9.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一首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的二胡独奏曲,也是作苦难、曲折一生的写照;作品旋律委婉流畅、意境深远,表现了作在旧社会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惮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本从曲左结构、旋法特点、情感表现3个方面,分析作品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张健 《中小学电教》2009,(12):38-38
<正>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声音来打动人的心灵,使人们在"音"的行进中得到情绪的抒发和心灵的感受,从而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在音乐教学中一般是通过学生的"听""看""悟"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