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李公男 《新闻世界》2011,(6):190-192
通过对电影《卑劣的街头》的分析,可以看到其"寻找——找到——失去"的叙事结构。这一叙事结构体现在包括主人公在内的所有角色身上,构成了这部影片的叙事框架;结构主义"二元对立"要素的展示,也从更深的结构层次上揭示了影片的内涵,这对于观众探究整部影片的意义,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卑微与卑劣     
卑微与卑劣,二词虽只差一字,寓意却天差地别。卑微,指的是身份地位的低下;而卑劣,则是节操品行的缺失。人生于尘土,每个人都平平凡凡,艰难地生活下去,或许会有些卑微,却应该坚守自己心中的信念和最基本的道德,让节操品行不变成虚无。  相似文献   
3.
晋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司马懿父子,是以卑劣的政治手段,作为晋王朝的立国根基的。司马氏留给子孙的财富,只有卑劣的人格示范。前人卑劣的政治人格,让后代子孙无血亲榜样可倚恃,无贤明祖先可夸耀自豪,从而陷入其先人卑劣政治人格的绝境之中。这就导致了司马氏政权不仅得不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相反,却时时有人在进行颠覆活动。因此,司马氏王朝根基的稳固性极差。  相似文献   
4.
人性,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创造了社会所具有的特性。在文学史上有过较大影响的作家,都是透过历史的、物质的、精神的层面去解剖人性的善恶,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崇高人性和卑劣人性的褒贬。而当今的某些论者,硬要把人性等同于物欲、肉欲,并在这种“人性化”的幌子下把文艺创作引向了误区。  相似文献   
5.
就初唐诗人宋之问创作《渡汉江》一诗的具体历史背景,以及宋之问当时的为人行事格调,指出《渡汉江》一诗清新健康的诗格与宋之问卑劣污秽的人格存在背离现象,并就封建文人的功利性追求、双重人格的作用、作家才气和文学修养的作用诸方面深入探讨此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三元斗争的理论解读铁凝的《大浴女》,分析小说中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成 长的儿童如何在本我的驱使下迷失自我间接犯罪,又如何对待来自超我的惩罚。通过对儿童心理的比照、分 析,发现有亲人庇护的儿童把来自超我的惩罚转化为施虐,没有依赖对象的独立自主者则表现为受虐、自 律,她们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进行人格三元的斗争,最终或走向人性的卑劣,或走向人性的崇高。  相似文献   
7.
探析小说反映明代丑恶社会本质深度腐蚀当时妇女思想品性 ,以妇女容态言谈描写塑造妇女贪财、附势、淫荡、暴唳人物形象 ,研究小说塑造与之对立端庄、正直、贤慧、善良妇女形象 ,认识小说描写各异妇女形象之社会现实意义、挖掘小说所刻划妇女形象值得批判、借鉴、肯定、扬弃重要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