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4篇
教育   303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坛的一株常青树,几乎已经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常有人问,《简·爱》到底给读者传达了何种强大的精神能量,能使它成为永恒的经典并被人们不断提及?现在,就让我们揭开《简·爱》的层层面纱,探寻魅力背后的真相。  相似文献   
2.
语料库对检索分析文献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呼啸山庄》进行分段研究,使用对比与词汇数据来剖析男主角希斯克利夫与女主角的性格及发展历程。语料库软件可以通过关键词与频繁词来对小说情节及其主题进行分析,使读者可以宏观地把握整个故事的脉络与走向,其使用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极具悲剧色彩。小说以批判现实的手法展现了男女主人公性格的两个极端,通过小说人物之间交错的爱恨情仇以及对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分析,展现出了自然野性与文明秩序的矛盾冲突。最终,男女人公在选择与宽恕、坚持与放弃中获得了自我救赎,这也是人性迷失后的回归和净化。  相似文献   
4.
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发表一百五十年来,从最初的遭受冷落,到后来的备受推崇,评论界从未停止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如今,《呼啸山庄》被公认为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勃朗特也因此受到了极高的评价,被公认为唯一一个可以同莎士比亚齐名的伟大作家。但是,对小说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评论可谓是众说纷纭,尽管少数评论家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与同情,认为他的复仇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之后的正常反应,但大多数评论家都对他横加指责,认为他的复仇毫无人性,他是“魔鬼”“暴君”,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复仇和人性扭曲。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希斯克利夫,不能仅仅以他的复仇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来妄下结论,而要充分考虑到他的成长环境、所遭受的歧视与非人的待遇以及种种磨难对他的心灵所造成的致命伤害。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小说中人性的复苏与美妙,无论多么令人悲哀的世界里,美好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仇恨能使人暂时丧失理性,造成人性扭曲和堕落。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勃朗特的传世之作《呼啸山庄》运用戏剧性结构突出了主题,深入地刻画出复杂的、富有层次感的人物形象,并且在情节结构上起到了制造悬念、浓缩故事、吸引并保持读者的注意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爱米丽·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不单纯是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或复仇故事。在这部小说中 ,作者陈述了对爱、对灵魂、对死亡以及对世界的认识。作者笔下的人物是宇宙的一分子 ,而整个宇宙由不同的元素构成 ,各元素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发展运行。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     
艾米尼·勃朗蒂乃《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之妹妹。她的小说《呼啸山庄》超越了时代的限囿,以精湛的文学艺术戏剧性地再现了后来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的本能冲动。小说奇特的性格塑造手段、怪异的情节发展过程,总能给人提供全新的启示,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发表于1847年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个爱情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欧肖先生带回  相似文献   
9.
名《呼啸山庄》在世界学史上有独特的魅力,心灵的体验与诗意的创造弥足珍贵,作品有穿越生活的穿透力与震憾力。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30):15-16
呼啸山庄》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通过小说中玻璃窗的几个屏障意境和细节,解读其主题。通过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这对风暴之子的爱与恨,表达"自由、旷野"与虚伪"文明"之间的对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