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写.编》2022,(7):I0001-I0001
涉县温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西北约9公里的索堡镇上温村,清漳河西岸,紧邻涉左路、刘张公路,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下设药王谷造林、药材种植、山果采摘三个示范园区。公司先后荣获“全国质量诚信体系五星级单位”“全国绿色健康产品推荐单位”,被邯郸市人民政府授予“重点龙头企业”。涉县温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东临人文始祖娲皇宫景区,西邻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女娲故里——红色旅游的重点旅游线路之上。借此契机,公司将古文化游、红色旅游与人文生态旅游“三合一”,有效整合相互呼应。  相似文献   
2.
盗匪打通层层关节 1932年春,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之后,抬出溥仪来充任“满洲国”皇帝。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笼络溥仪,以为他守皇陵为名,派“满洲军”开进东陵,并设置“东陵地区管理处警察署”,客观上也对东陵形成了一定的保护。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东陵的守护和管理又一次出现了“真空”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从考古学提供的线索来看,文献中所谓唐朝实行“薄葬”的记载恐非事实。唐皇陵标榜“薄葬”主要动机在于防盗,唐太宗开始“以山为陵”建造皇陵旨在令“奸盗息心”,并无要实行“薄葬”的意图。  相似文献   
4.
语言中的造词理据与汉字中的构形理据是先民观照、体察、感悟“名”“物”关系的心理镜像。由此沿波讨源,考释女娲神话起源。从造词理据看,“娲”即“蛙”;从构形理据看,“娲”为“ (锅),又源于葫芦。女娲是先民蛙图腾与葫芦图腾由共时异象分立到历时异象演化整合凝聚而成的综合性图腾,或者说,是先民生殖崇拜观念下多源混生的生殖女神。从女娲神话意象组合看,在出土文物层面,女娲神话几经演化最后定格于人类最早的炊煮器陶 (锅),饰有蛙纹、形圆腹大源于葫芦的陶 (锅)正是女娲神话的写实雕塑。  相似文献   
5.
6.
"石像生"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它们如同一批"卫士"守护着陵寝,成为仪仗的象征,是王侯将相陵墓前特别的装饰性建筑。凤阳明中都皇陵石像生在内容、风格上兼容并蓄,在雕刻手法上突出多样统一的装饰性,造型生动、形象精美,具有典型的明初雕塑风格,对研究中国古代雕刻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共工"、"女娲"、"大壑"神话与战国时期的宇宙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工”、“女娲”、“大壑”三则神话是有内在联系的一个完整系统,它是战国秦汉之际人们用神话思维对宇宙天地自然现象的不断解释。这些神话都是前赋文化的各种要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相互综合下的产物,不能一概解释为原始人类的创作。21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应该摒弃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另辟蹊径,采用文化要素分析法,用中国文化解释中国神话不失为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神道是通往陵寝的必经之路,两边置有石像生,其规制与雕刻等都代表着当时的帝陵制度。明皇陵、明孝陵均属明代帝王陵墓,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明皇陵和明孝陵神道的布局、石刻规模和石刻造型,加强对明代帝陵制度演变的了解,为更好地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朱元璋分别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四月、洪武四年二月、洪武八年四月三返家乡凤阳。第一次返乡是为了父母坟墓的改葬,第二次是为了审定明中都规划布局的方案,第三次是罢建中都。从营建皇陵、明中都,到罢建中都,凤阳历史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大变革。明中都被罢建后,对凤阳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