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古代诗学批评的重要审美范畴,它既代表着诗家的美学旨趣和审美品格,也体现出文体规范转变.中国古典诗学批评中的诗""论,经历了三个阶段:大致孕育和衍化于唐前,""由品人论物扩展到谈文论艺,但诗评视野中,""审美概念运用却不甚普遍;唐宋时期,""开始较为集中地出现在诗歌批评和理论阐说中,""的审美内涵和美学特征得到了较为详细的论说,被真正确立为诗学审美范畴;金元时期,""得到了很好地承传,明代""走向兴盛,许多诗家以""对抗雅正、清远、韵淡等传统审美趣味,清代朴学大兴,理性的清人能辩证对待""诗,肯定了诗史上有不少诗甚有美感,同时又批判了诗的柔弱,缺乏气骨,格调整体不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山水画在"以形道"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以似与不似、虚虚实实的创作方法把自然与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的赞美来表现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流变与文化哲学思潮的更替变迁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一脉相承的艺术生命精神应是中国现代山水画发展不变的"根"。  相似文献   
3.
<正>一痕沙。我们笑笑闹闹地一路走来,看似轻松幼稚实则充满无法言喻的压力。二色莲。我背着沉重的书包穿梭在校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抬头看到翻新的教学楼反射着不深不浅的阳光,眼前一片喧嚣,初一初二的同学们飞快地跑过,我发现了那曾经属于我的快乐。三姝。每个班级都有许许多多雀跃的少年,进进出出打理初三的学习。一眼望去尽是单纯美好的笑脸,互相诉说着年少独有的衷肠。  相似文献   
4.
"山水以形道"作为抽象目的而指导中国园林建设,其现实目的便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格调无拘无束、自然天成正在于求"逸"。从而可知古画论对于认识和研究《园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六法与山水画论如同《园冶》造园之"腹稿"时刻影响和导引着中国园林建造的思维模式。我们从中国古画论的角度对《园冶》这部造园奇书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传统思想内涵上的溯源,也为解读《园冶》提供的一种思路和方法,资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成语"铁石心肠"亦做铁肠石心、铁打心肠或心如铁石。如今,人们常将其作为贬义,比喻心肠硬得像铁和石头一样,冷酷无情或无情无义。唐代皮日休的《桃花赋序》中说:"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辞。"其实,这是一种明显的误读误解。"心如铁石"的原意本为"心如铁石坚",是一个褒义词。这个成语出自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是汉武帝时的中郎将,被派出使匈奴。抵达后,原降匈奴的汉人虞常等人欲劫持单于母亲阏后又被流放到边远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借用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阐述来尝试分析俗艺术中的自现象。自己被自己俗的行为感动是自的重要特质,其形成原因在于,主体始终处于一个"被看"的状态中,不断认同他者目光对自我的异化,始终在追求自己想象中的能够在他者观看下完美呈现的自我,并陶醉于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对自我的虚无性的判断,强烈地揭示出了"我"所感动的自我本身的虚假。  相似文献   
7.
张林涛 《科教文汇》2014,(8):158-158,163
我国的民办中学发展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但是民办中学面临着严重的生源问题,生源日益萎缩,因此各学校为了招到学生、留住学生,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如教师“生”现象。“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民办中学教师被看作是学校的“打工者”、是学生的“服务者”、是“权益被弱化者”。本文在分析民办中学教师“生”现象的原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改善民办中学教师“生”现状的策略,以期指导民办中学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词""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宋代,""作为审美范畴被引入到词学批评中;明代,词""论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清代,""在词学批评视野中得到更为广泛地运用与升格.上述历程,标示出""作为我国古典词论的审美范畴经历了一个不断上升、辩证发展的轨迹.""具有"阴柔"、"世俗"、主"形式美"等美学品格,作为一种文体"范式",是对"庄"、"雅"之诗的反常.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的婉约词,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呈现出柔中有骨,于清丽婉的主导风格下又富变化的特点。探讨他的婉约词风,对我们全面了解辛弃疾的艺术创作,学习古代文学都有很大益处。  相似文献   
10.
《花草粹编》是明人陈耀文所编选的一部词选,它以《花间集》、《草堂诗余》为主要选源,在风格上亦承袭《花》、《草》,体现出主婉的选词方式。而作者的这种审美取向亦和当时明代词坛"花草"盛行的背景密不可分。对姜夔等风雅派词人作品的选入亦使是选体现出"复雅"的倾向,这是陈氏在"花草"盛行的背景下独特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