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玉诺的个性气质影响到其诗歌创作,体现在矛盾语词的选择、叙述的前后反差及对现实感知的与众不同三个方面。总的来看,在徐玉诺的诗歌中体现出“对照”这种艺术结构特征。语词的矛盾可使诗的语言扩大张力,叙述的反差使得诗歌在短小的篇幅中有一波三折的效果,而对日常经验感知的偏离又使徐玉诺的诗带有更多的思索意义和哲学色彩。这三个方面显示出徐玉诺的思维方式及其诗歌的结构方式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早期重要成员徐玉诺,深受小诗运动的影响,创作了近百首品质上乘的小诗。徐玉诺小诗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巧妙运用设问、象征、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真实反映了匪患猖獗民不聊生的社会黑暗现实,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小诗意象丰富,意境凝重,意蕴深刻,语言简洁流畅,。呈现出沉郁简括的诗风。  相似文献   
3.
徐玉诺的诗歌风格多样,远非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所能囊括。他的诗既显示出浓厚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又具有较为明朗的浪漫主义性质,也或多或少地浸染着唯美颓废主义色彩。他的小说则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既揭示农民的不幸命运及其精神状态,更向国人宣告中原农民饱受兵匪地主祸害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徐玉诺的散文进行分类,就内容和语言两个方匠展开论述。在内容上,徐玉诺散文反映悲伤困苦的思想主题;徐玉诺散文的语言,文字质朴,通俗流畅,多用方言俚语。徐玉诺散文创作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与他诗歌和小说整个文学创作风格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5.
既是河南新文学第一人,又是“文学研究会”重要诗人的徐玉诺,以中原地区各种兵灾匪祸受难者、见证人的身份.自觉响应文学研究会领导人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的倡导,对河南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给以真切关注。同时,他充分发挥主体自由创造优势,广泛采用意内言外、比兴象征的现代诗歌技法,并且在潮水般放荡奔腾的诗歌语言中,注意用韵.使诗歌充满了和谐的音乐之美。这无疑是对新诗初创期那种只重“自话”不重诗的“非诗化”倾向的有力反拔,也实现了对文学研究会过于“写实”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前后发韧的新诗革命,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关注着苦难的中国社会,关注着苦难的芸芸众生,尤其是关注着苦难的中国农村和农民。20年代的徐玉诺以浓厚的感伤味对乡土进行素描,高唱“自己的挽歌”,这种伤感的风格影响了后来艾青的作品。何植三以冷静观照的态度和客观情调的追求表现着“浙东田村的空气”,  相似文献   
7.
故乡     
小孩的故乡 藏在水连天的暮云里了。 云里的故乡呵, 温柔而且甜美!  相似文献   
8.
徐玉诺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有创作实绩的河南籍作家。作为文学研究会成员之一,他坚持"为人生而艺术"的创作主张,在创作中记录了20世纪20年代中原地区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他的诗歌创作从对乡村人物精神的勘探和对乡村女性的赞美两个方面,体现他对乡村世界的抒写。  相似文献   
9.
许凤才 《寻根》2014,(2):112-116
1934年10月9日,鲁迅在回复萧军的信中有这样~段话:“徐玉诺的名字我很熟,但好像没有见过,因为他是做诗的,我却不留心诗,所以未必会见面。现在久不见他的作品,不知道那里去了。”  相似文献   
10.
许凤才 《寻根》2008,(5):96-98
据曾经历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张衡石先生回忆,1929年的中秋节刚过没几天,在淮阳师范任国文教员的新诗人徐玉诺,不知何种缘故,正上着课时情绪突然激动起来,撂下讲义扬长而去……这一下使整个校园舆论大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