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当前艺心理学走出困境的出路就是采用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而中国古典艺心理学应是这个新模式的灵魂所在,对中国古典艺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就成了我们目前探寻出路的关键。中国古典艺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也是遵循着三位一体研究模式--以马克思主义艺观统摄西方艺心理学众多理论,从中国古典艺心理学中吸取养分,寻求补充,这样才能使困境中的艺心理不获得深入、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苏辙的文艺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辙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对其文艺观作了全面的评价,认为其文艺思想主要表现在:富有特色的文气说;重视神似与形似的结合;重视文学创作的社会作用;“凛然自一家”的风格理论。同时就苏辙文艺观的表现形式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文艺观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源于实践并与实践相统一,立足文艺实践进行理论论述,同时把文艺应用于各项工作,其理论动力在于特定的价值导向,那就是人民群众,并体现出明显的实践特色。从理论与实践关系角度研究习近平文艺观,有必要在实践中以习近平文艺观为指导,借助于文学艺术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欲望化写作根因于社会转型期人的感性生命活跃的实际,张扬感官放纵和感官享受.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作家主体的赢弱苍白,与生命本体论文艺观的负面影响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5.
阎奇男先生的《"爱"与"美"--王统照研究》是王统照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从王统照的文艺观、文学创作和比较理论,挖掘出"爱"与"美"是王统照的灵魂,而这种爱与美的研究是与比较文学结缘的.  相似文献   
6.
"成人"的境界就是礼与情浑圆地存在于个体之中,从而实现人自由而又高雅的存在,这是孔子为我们诲示的通过努力可以企及的美好人生境界。这样的人生状态在文艺作品中有着最本真的体现,文艺作品首先要帮助人们感受到原本沉寂在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感,进而通过引导与启发实现"理"的自觉,最终实现"成人"。文章认为孔子提出文艺作品要尽善尽美,但形式的美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通过善的内容实现对人生境界的提升,"尽善尽美"同时也是孔子对人格的美学观照。  相似文献   
7.
司汤达的《论<红与黑>》,对《红与黑》这部作品进行了具体介绍和分析,揭示了小说的写作初衷和主题,论述了于连、德·瑞那夫人及木尔小姐等主要人物形象,阐述了小说的原形,并言简意赅地点明了小说艺术上独特之处,揭示了小说现实主义性质。论文对《红与黑》所作的具体介绍和分析,对现实义创作方法和文艺观所作的进一步地具体而生动地阐述,使其在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文艺观是感性的、以个人为本位的,注重人生安稳、真实的一面,与当时倾向于政权、革命和人生飞扬的主流文学理论形成对照,并对后者给予弥补,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孤岛是个独特的存在,对中国文学批评史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纪晓岚批点唐诗》中,可以梳理出纪晓岚唐诗文艺观。主要体现为:指出唐诗"气韵天成、兴象天然",对盛唐气象标举、敬仰;认为唐诗"雄浑开阔、深妙圆融",对唐诗意境首肯、探索;"论诗以世",对唐诗发展、诗风流变把握评价;"不压于盛名",对唐诗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梳理纪晓岚唐诗文艺观,对纪晓岚研究、唐诗研究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翻译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他认同厨川白村"文艺是苦闷的象征"的相关论断,与厨川白村一样关注个体生命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体验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以及对人格自我完善的坚持,使丰子恺对"苦闷"的接受、对"本我"的解读以及对"文艺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认识与厨川白村颇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丰子恺对厨川白村只能走近而没能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