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0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洪劲松 《阅读》2014,(20):36-38
<正>在教学《记时法》这节课时,让学生理解"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是本节课的难点,那么教师该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新的知识点总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后获得的,学生对两种记时法的认识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要从孩子的视角切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教学,总是基于一定的素材展开的。由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其数学认识往往是由生活经验支撑的,因此数学素材所包含的信息为学生所熟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正因此,教师在备课中或在生活中,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素材,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记录我所经历的三次关于素材获得的过程,与大家分享。经历一:从2分硬币到一支香烟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克与千克"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正>青年教师发展团队的几名老师上研究课,选择了"24时记时法",一轮下来,大家都不满意,于是集体鼓动我上。我梳理了大家的"上法":以观察钟表确定时刻引入;呈现"节目预报"介绍24时记时法;结合钟面解释24时记时法;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相互转换。我该怎么做"这道菜"呢?(1)"用尺子量长度",追寻学习的通感。板书后询问学生板书内容的意思,点出尺子是工具,使用工具得有  相似文献   
4.
正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抽象具体的对象;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不是事实;知识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笔者认为,基于情境理论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中学习。现结合《24时记时法》具体谈一谈。一、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相似文献   
5.
刘亚琴 《成才之路》2014,(25):19-19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校园网络的使用,正改变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传统理念、教学思想,更为现实的是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笔者努力在实践中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点,大胆实施了网络平台下的课堂教学。下面,结合本人执教的一节"年、月、日"教学实践,谈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年、月、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24时记时法等内容后学习的。虽然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建立了年、月、日的感性认  相似文献   
6.
正在马戏团里,惊险刺激的走钢丝节目总能博(bó)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那么小朋友们见过小水滴走钢丝吗?是不是很好奇呢?快跟大脸兔去看看吧。【魔法材料】一根棉线、一块肥皂、两个玻璃杯、一卷透明胶带、一把剪刀。【魔法进行时法进行时】1.用一个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一边备用。2.用肥皂在棉线上来回擦几遍。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逻辑力量是指一种至高无上的、合乎思维规律与数学发展规律、蕴含着逻辑必然的力量,是一种数学地、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力量,是一种扎根于数学灵魂深处的理性精神。只有让数学教学充满逻辑的力量,才能让数学教学严谨有序,彰显"数学味",从而达到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数学教学充满逻辑的力量呢?下面,笔者以两次教学实践为例阐述自己的粗浅看法。一、让例题之间充满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对于课堂细节的关注,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目标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教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细节,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因此,本文选择关注教学细节,打造高效课堂为题,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进行探讨。一、关注课堂氛围,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氛围就像是空气一样,看不到,摸不到,但是能感觉得到。离开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效率就很难得到  相似文献   
9.
柏涛 《今日科苑》2008,(4):39-40
小层划分与对比是油田开发方案实施的基础,常用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根据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在大分层的基础上,针对各油组的地质条件采用准层序法、准层序组法、等时法、切片法及等高程法对JIV及JIII6 7油组进行了小层划分与对比,提出了在油田开发地质工作中,针对地质条件不同的综合性小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出"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即"12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掌握两种记时法之间如何互化的问题。那么,如何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从而让孩子理解和掌握24时记时法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两次转化"来突破。一、化曲为直,感受一天时间的整体性课始,笔者利用课件让孩子们看一天时刻的起止过程,然后让学生感受到一天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