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眼界     
有一位非洲的酋长去英伦三岛观光,回来后,别人问那里的情形怎样,酋长想了想,回答:"那里的人都说英语,连小孩子也在说。"酋长说的并没有错,他所注意的只是这些,其他的或许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3.
2012年广东省高考作文,根据我们作文阅卷专家小组的共识,实际上本题可以分解为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主要是“文化与生活”围绕材料语段1,根据其表层含义与引申义的解读,我们认为,汤因比喜欢文化,喜欢多种文化的交汇,因此就可引申为“要对文化重,  相似文献   
4.
通过阅读《汤因比的历史哲学》,了解到汤因比经常从哲学的视角思考宇宙人生和社会历史的诸多重大问题,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历史哲学思想,被视为现代西方“思辨的历史哲学”的一位主要代表。本文是根据这本书中比较感兴趣的汤因比对文明阐释的理解,分为三个部分,对他的文明进行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2012,(17):61
洪荒宇宙之中,岁月长河之上,我们就降生在这一时代,不偏不倚,不快不慢,诞生在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有林立高楼,灯红酒绿;我们停靠的这个海岸,有冷漠喧嚣,名利冲突……于是我们埋怨此岸的风景,一心想跋涉到看似富饶的彼岸。恰如历史学家汤因比,他选择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去感受众多文化交织迸发的绚烂景象。但正如狄更斯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其两面性,所以面对身处的时代要积极地投入其中,纵使身处喧嚣,只要在心中修篱种菊,也如身处净土。  相似文献   
6.
眼界     
<正>一位非洲酋长去英伦三岛观光,回来后,别人问他那里的情形怎样,酋长想了想,回答道:"那里的人都说英语,连小孩子也在说。"酋长说的并没有错,但他所注意的只是这些,其他的却被忽略了。这就是眼界。正像鹰即使高翔万里,看到的也只是地上的兔子,而金龟子眼里只有草原上的粪球。眼界决定了价值取向。事实上,豪杰人物  相似文献   
7.
汤因比的史学思想极其复杂,其中最可贵的是蕴含在他明形态史观中强烈的入世进取意识,主要表现在:第一,富于时代使命感,第二,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三,追求史学理论方法的推陈出新,我们认为,入世进取应是历史研究必备的一种态度,这是《历史研究》提供给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8.
王灿 《中华文化论坛》2009,2(2):102-108
孟子和汤因比的历史思想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孟子的“忧患”说近于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说;都强调少数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都具有思辨和神秘色彩;都希望建立“世界政府”;都在某种意义上认为历史会“重演”;都强调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二者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另外,对孟子的历史思想也应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9.
世界史应当是关于整个地球的历史。我则更倾向于说,除了所有的国家和人,世界史还必须包括地球上一切有机和无机的自然之物。无疑,我们可以找到充分的理由书写这个整体的某一部分,但是,我们同样应当从地球行星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自己。欲使世界史昌盛于历史学者当中,需要拆除三座堂皇的壁垒。第一座壁垒透过单独的民族国家孤立地思考过去。这种陈旧的思考方式通常带有民族主义或例外论  相似文献   
10.
由于对"世界史"的理解不同,人们做"世界史"的路径也不同。西方史学传统中一直有"世界史",而写史的方法基本上采取叠加的手段,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种:1.地域的叠加,即把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分开写作,然后拼在一起,形成"世界"历史。古代希罗多德、奥罗修斯等人的作品可说是这种叠加的样板。2.事件的叠加,把世界上发生的事一件件写出来,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一个"世界"史。英国历史学家马丁·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